-
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把学习好、遵守好、执行好党内法规作为领导干部的应尽责任,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为党解决好大党独有难题、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作出自己的贡献。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祝 捷日期:2023-09-22 09:07:00
-
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正是适应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工作要求,聚焦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领导干部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带头厉行法治而作出的重要制度设计。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周佑勇日期:2023-09-22 09:04:00
-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求增强法治观念,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3-09-22 08:58:00
-
应围绕国家安全领域“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开展基础理论和对策研究,从中提炼和完善与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相适应的国家安全法学理论,为实现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相互配合、协同运转。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马方日期:2023-09-18 08:05:00
-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构造基于强度区分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谱系,包括“生前遗嘱” 、薪酬监管、事后处置机制、沙盒监管等弱监管工具,场外衍生品交易监管、产品监管、业务隔离、出清式监管等强监管工具。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宣頔日期:2023-09-15 09:54:00
-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当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成为普遍的社会共识和现实,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法治中国的光辉将照亮每一个人。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孟繁哲日期:2023-08-31 09:27:00
-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民法典对保护个人信息、数据、网络虚拟财产也作出专门规定,使民事权益保护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顺应民心、适应时代。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曹思婕日期:2023-08-17 08:59:00
-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 ,对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作出战略部署,为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指明了方向。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落实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着力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能力,为全面依法治国筑牢人才基础。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郑维炜日期:2023-08-15 09:02:00
-
以法治手段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扎根,定能激励无数个小我融入大我,把拳拳爱国情、殷殷报国志转化为新时代奋斗实践,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凝聚起磅礴力量。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吴丹日期:2023-08-04 09:43:00
-
推进数字检察建设,强化检察队伍的数字意识、数据思维、数智理念,提升其收集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激发检察队伍创新办案的活力。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美鹏日期:2023-08-01 09:06:00
-
法律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立法、司法和执法问题,是法学和经济学融合形成的交叉学科。实证研究是法律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加强实证研究有利于更准确地描述事实,并为构建中国特色法律经济学提供科学论据。立足我国丰富的创新发展实践,总结我国法治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将有力推动中国特色法律经济学建设。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徐文鸣日期:2023-06-06 09:09:00
-
核心阅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律经济学,为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学理支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律经济学,要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使其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等问题加强理论探索。要加强法律经济学的比较分析,发挥这一学科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史晋川 叶 斌日期:2023-06-06 09:03:00
-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勇于推进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创新,推动我国宪法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在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创新中感悟制度伟力,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日期:2023-04-07 08:48:0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承载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有效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法律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经营主体的各项具体法律责任,促使经营主体活动更加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于 飞日期:2023-04-03 09:20:00
-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经济建设、进行经济治理、保障经济发展,建立起平衡经济关系、协调各方利益、维护交易秩序、化解矛盾纠纷、有效保障权益的法律制度,满足了我国经济现代化对法治规则的迫切需要。在法治的保障下,共享发展得到更加切实的体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可触可及。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文显日期:2023-04-03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