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大文章,可以用五个关键词来概括。它不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的高度上升到思想理论的高度、意识形态的高度和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而且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当代中国的实际,并为进一步传承、研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造中国精神、中国风范。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日期:2023-05-10 09:16:00
-
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 、搭建“大平台” 、建好“大师资” 。来源:理论之光作者:日期:2023-04-28 14:19:00
-
“四千”精神是江浙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四千”精神深刻体现了江浙地区在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目标中千方百计摆脱贫困问题,合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于一体,是江浙地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能够实现率先起步和快速发展的精神密钥。广大民营企业家必须大力弘扬包括“四千”精神在内的企业家精神,在大战大考中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日期:2023-03-27 09:34:00
-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 “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日期:2023-01-11 09:38:00
-
为此,应当注重分配制度改革在共同富裕中的基础性安排,让劳动者能够获取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和其他要素的收入,也要关注数字经济背景下各种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力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公平作用。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日期:2023-01-11 09:36:00
-
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日期:2022-11-08 09:44:00
-
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实践已经表明,中国实现现代化将是一个和平发展的过程,而实现了现代化后的中国更将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日期:2022-11-08 09:43:00
-
党的二十大明确: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日期:2022-11-08 09:41:00
-
党的二十大报告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主线展开,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系统科学的阐释,蕴含着很多新的重要论断,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以及遵循的基本原则等。来源:新华日报作者:辛向阳日期:2022-11-08 09:38:00
-
历史证明,一次成功的党代会往往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党的建设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并推动历史进程。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日期:2022-11-08 09:34:00
-
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日期:2022-10-12 16:46:00
-
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日期:2022-10-11 09:06:00
-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夏锦文日期:2022-08-24 14:05:00
-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堪称奇迹,指导这个经济奇迹产生的经济学理论,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植根于中国大地、讲中国故事、研究中国经济规律的中国经济学。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日期:2022-08-18 14:03:00
-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 “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 ,这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来源:新闻战线作者:双传学日期:2022-08-17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