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政声 > 最新推荐 > 正文
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2024-03-20 09:00:00  作者:魏有兴  来源:新华日报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安全,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就治水作出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指导部署,凸显了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江河保护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索江河保护治理的新规律,思考江河由治及兴的大势和全球水文明的发展脉搏,能更好地以江河保护治理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作贡献,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作用,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新时代治水事业指明了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明晰了水安全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实践导向,奠定了“水”这一自然物质基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为新征程保障水安全提供了根本行动指南。

坚持为民治水。“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这鲜明体现了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和价值取向。从梁家河的“知青井”到木兰溪治理的变害为利,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到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治水为了谁、治水依靠谁、治水成果由谁共享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

坚持科学量水。水的保护和治理实质是解决人水矛盾的关系。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有多少汤泡多少馍”,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水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需求管理,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这些重要论述表明了新时代水安全保障应“节水优先”“把节水这个关键环节放在优先位置”,一切从水资源实际需求出发的原则,通过转变节水理念,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加强全过程节水管理,推动全社会节水。

坚持统筹谋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水资源安全“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分清政府该干什么,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场机制”,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政府和市场是水安全保障中不可或缺的“两只手”。“两手发力”就是政府要在建立健全水利法治体系、加强规划统筹引领、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推行水资源税改革、提供优质水利公共服务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市场则是在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水权市场化交易、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发挥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政府和市场的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水安全保障才更加有力有效。

坚持科技兴水。当前水时空分布不均以及由此带来的水灾害的老问题与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带来的新问题相互交织,为水利科技提出了崭新课题。我们要坚持极限思维,充分利用不断创新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水旱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建设好数字孪生流域,加快完善流域防洪抗旱工程体系;科学运用各类非工程措施,科学保障水安全。

坚持法治护水。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保护江河安澜,须依靠法治,法治护水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两部流域专门法的先后实施,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黄河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行为准则,标志着我国流域治理和保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法治护水须“良法善治”,坚持底线思维,通过不断完善治水的法律法规,强化流域的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全面加强流域管理依法治理,提升水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文明润水。水脉亦文脉,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确立的国家“江河战略”是赓续中华文明的时代精华,是寻根华夏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传承延续。保护、传承、弘扬新时代江河文化,是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任务。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等江河文化,不断挖掘整理历史治水文化,追溯江河文明之源;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波澜壮阔的江河保护治理所形成的精神,繁荣发展新时代治水文化。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融合传播矩阵,努力创造体现时代精神的水文化产品;转变水文化传播理念和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治水故事,传播好中国治水方案,促进水文化的国际交流。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理论研究基地河海大学研究员)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