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正文
着力构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2024-04-15 08:58:00  作者:孙海荣  来源:新华日报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要求,更是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目标指向和精神动力。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视域和实践要求来看,着力构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坚持守正创新和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着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高效运作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育人机制。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的协同机制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的协同机制是着力构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的前提条件和逻辑起点,更是落实“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方针的主体维度、本质要求和实践路径。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视域和实践要求来看,着力构建全员育人的协同机制,最根本的就是要明确好、落实好“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主体责任。全员育人作为一个集合概念,既是指与大学生教育密切相关的所有人,更是指高校内部的所有人。如果说前者主要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特别是企业和政府)的主体责任问题,那么后者则主要涉及到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主体责任问题。就前者而言,着力构建家庭、高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既是全面落实家庭、高校和社会协同育人主体责任的充分必要条件,更是全面落实高校全员育人主体责任的充分必要条件;就后者而言,明确和夯实全体教职员工协同育人的主体责任,无疑是着力构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充分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深化对“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本质内涵和实践要求的理解和认知;就是要明确和夯实各级党委、各行政部门、各二级教学单位、全体教师、教辅人员、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主体责任,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全员协同育人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打破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简单理解为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简单看作是学生工作,将学生工作简单看作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局限和误区,为着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协同机制奠定坚实的思想前提和实践基础。

着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

着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是着力构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视域和本质要求来看,着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着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就是要在统筹各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统筹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育人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协同运作同行同向发力的独特优势和强大功能,努力形成各种教育资源全要素同行同向作用的合力和协同效应;就是要在着力构建全员育人的协同机制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协同运作的成效机制,努力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的协同创新机制;就是要牢固树立“大思政”的思政观、教育观,着力构建思政课和专业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校内和校外教学、家庭和社会教育、线上和线下教学、教学与管理和服务育人同行同向发力的协同机制;就是要全面统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校园文化资源,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和人才培养各方面的优质资源,着力构建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培育有机结合,全要素同向同行育人的协同机制。

着力构建全过程育人的协同机制

着力构建全过程育人的协同机制是着力构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保证,更是着力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的实践要求和重要载体。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视域和本质要求来看,着力构建全过程育人的协同机制,就是要牢固树立过程论的观点,在不断深化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认识的同时,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顶层设计上,坚持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为着力构建全过程育人的协同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就是要把“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实践要求、本质性内涵和主体性责任,融入学生入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技能竞赛、毕业设计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为着力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提供充分而必要的前提和条件;就是要以全员“导师制”或“双师制”的创新实践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实践要求和目标指向、本质性内涵和主体性责任真正落到实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充分而必要的制度保障和体制机制,为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充分而必要的人才保证和重要支撑。

(作者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本文系 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德育人与三全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SJSZ1023〉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