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政声 > 读史明智 > 正文
以公心选贤任能
2017-04-13 08:58:00  来源:新华日报

  “致安之本,唯在得人”。唐代著名史学家吴兢在这里讲的就是,国家要达致太平,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善于选拔得力的人才。确实如此,历史上大凡盛世,都是做好了“人”这篇大文章。因此,很多史学家喜欢从“选人用人”的角度来观察和辨析王朝更替。然而,选人用人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活,而是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事实证明,选人者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选用什么样的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用人生态,就会锻造什么样的人才队伍。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选人用人观一直广为传颂。其中,最让人敬仰的莫过于他出于公心选用将才。在曾国藩看来,选人用人不是为了装点门户,更不是为了勾结朋党,而是为了“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提拔左宗棠,原本就足见曾国藩为公选才之心。在晚年,曾国藩不计个人恩怨,鼎力赞助左宗棠则更见其为公之心。晚年虽然两人萌生隔阂,甚至一度绝交,但曾国藩并没有因个人恩怨而在公务上掣肘左宗棠。左宗棠西征时,曾国藩不仅尽心为其筹饷,还推荐自己最得力的将领刘松山随之西征。结果,刘松山辅佐左宗棠立下大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曾国藩还自叹不如左宗棠,认为左宗棠的能力天下无二。曾国藩去世,左宗棠送来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可见,左宗棠也不得不为曾国藩的公正之心所折服。试想,如果不是出于公心,曾国藩会摒弃前嫌恩怨擢选左宗棠吗?同样,倘若不是出于公心,在晚年交恶的情况下,曾国藩还会慷慨协助左宗棠西征吗?正是出于公心,曾国藩才不计个人宠辱,为国选才,为国用才。

  封建官吏尚能懂得出于公心选人用人的道理。今天,具有更高道德境界的共产党干部更应该用公正之心选才荐才。无数事实证明,“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选人用人需要的就是为天下谋的公心。建国初期,毛泽东的一些亲友到北京看望他。其中有些人提出要毛泽东推荐介绍到北京工作并安排一定职务时,毛泽东一概没有答应。他认为,这样“人民会说话”。这为今天的选才用才提供了鲜活借鉴。选人用人,运用的是权力,彰显的则是党性、作风和操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作为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选用干部,就要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这就是我们要坚持的正确选人用人观。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们之所以感慨伯乐不常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怀有公正之心的伯乐未曾常见。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千里马”可选,而是一些深谙识马之术的“伯乐”被私心遮蔽了双眼。一旦私字为上,就会把选人用人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变着法子从中渔利。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再优秀的人才也进不了他的法眼。因为,他的眼里只有交易和勾兑!而一旦遮蔽于交易,何以把优秀的人才甄选出来、使用起来?

  坚持为公选人用人并不是说不能选用熟悉的人。但前提是必须出于公心而不是为了一己之利,否则就有徇私舞弊之嫌。在基于公心的情况下,选用一个自己知根知底的人,既能相互熟悉、密切配合,还可以更好地做到人岗相适。此又何妨?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似乎对此有些异样看法,总以为选用熟悉的人有任人唯亲之嫌。表面上看,似乎不无道理。但它却忽略了一个前置条件:因什么而唯熟?倘若是因公、因才、因德而唯熟,这样的选人用人并没有什么过错。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选人者的职责和使命就在于秉持公正之心,当信“唯公然后可正天下”之理念,把合适的人选出来、用起来。唯有如此,“我们搞革命、搞建设,搞得热热闹闹,才会后继有人。”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史见   编辑:韦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