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政声 > 读史明智 > 正文
从政当铭“公生明”
2017-03-30 09:23:00  来源:新华日报

  《荀子·不苟》篇里有句广为流传的词句叫“公生明”。这句话后来被官箴所援用:“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细读下来,能深刻体会到它告诉人们一个显见道理:为政者应该有一颗公心。有公心,遇事才会明察。

  唐朝咸通年间,江阴县令赵和就是一位秉持公心的清官。当时,与江阴县隔江相邻的淮阴县发生一桩“还钱耍赖”的案件。东邻农民向西邻农民借钱万缗,同时以地契抵押。不久,东邻农民先还了八千缗钱,但是没有让西邻农民签字画押、打收条。后来,东邻在归还剩下两千缗时,西邻农民否认已还八千缗的事实,且拒不归还地契。东邻无奈,只好诉诸公堂。然而,因“既无保证,又无文籍”,终究“诉与州县,皆不能直”。在东邻无奈和悲伤之际,有人告诉他可去求助江对面秉公办案的江阴县令赵和。赵和见东邻冤屈难伸,便为他苦思对策。根据大唐法律,凡在江中犯罪,两边县衙都有管辖权。为此,赵和心生一策,给淮阴县发去一纸公文,说本县在江中破获一起“寇江”案。同案犯供认,贵县有个西邻农民参与此案,望贵县协助缉拿,押送本县听审。淮阴县衙旋即将西邻农民押送江阴县。赵和审问西邻为何参与“寇江”,西邻否认。又令其如实申报家中财产,西邻为解脱自己与“寇江”的干系,答曰:“钱若干缗,东邻赎契者。”赵和见西邻说出实情,便叫出东邻对质,西邻只好承认还钱的事实,问题遂得妥善解决。作为江阴县令,赵和本无义务为东邻申冤,但他还是智断难案。归根结底就是他心里装着一颗为民做主的公心。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秉持“以天下为己任”“天下为公”古训的人并不少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泽东同志倡导“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认为“领导就是服务”,服务就需要有公仆之心。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鲜明提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事实上,无数经验证明,“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做事公正而无私心,才会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赵和之所以美名远至淮阴县,之所以能留下千古美名,不正是因为秉公断案吗?

  “郡县治,则天下治;郡县安,则天下安。”县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县一级班子特别是县委主要领导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面临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县官既要善于出思路、做决策,也要善于抓发展、促落实,更要注重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正因为如此,不少县官感慨头绪多,矛盾大,工作难做。客观公允地说,在转型期,县域事情复杂,治理难度大确实是事实。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干部们都能一颗公心看事,一颗公心处理问题,群众又怎么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呢?他们终究会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推动改革、维护稳定的“涓涓细流”。于此之下,再大的困难、再大的矛盾、再难啃的骨头,又算得了什么?

  从根本上讲,公心考验的是不计私利。“不私而天下自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各级领导干部手上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而权力本身又具备一定程度的诱惑性和扩张性。稍不留神,就会导致“公器私用”。因此,要时时刻刻秉记“治天下终不用私乱公”。无论是举贤,还是重大事项决策,都要明白“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的道理,消除私利占据公域的一切可能。

  “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公心”是基础,“公道”是途径,“公制”是结果。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处处出以公心为准则,努力形成守“公心”、讲“公道”、行“公制”的良好风尚。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史见   编辑:韦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