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前沿 > 评论园 > 正文
回归共享的初心
2019-01-29 09:12:00  来源:新华日报

  评论园

  新经济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批量制造着富豪的同时,也在以同样的速度进行产业更迭。共享经济是两三年前的热点,可现在呢?

  风潮过后,更能看得清哪些人在裸泳,但一些真实的需求还是能以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形式留下来。这些需求是共享经济的本源和硬核,遗憾的是,它们也在被裹挟退潮。因此对于重塑面临崩溃的共享经济来说,在供给和需求两端正本清源是必要的过程。

  当风来时,每一家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新兴企业都雄心勃勃地想要满足刚性需求,但经历考验后才发现很多都只是“伪需求”而已。之所以会有这种误判,是因为之前的大多数共享经济,都并非技术引领的商业模式竞争,而是单纯资本的竞争。在“剩者为王”的逻辑下,各方靠补贴跑马圈地,短时间内积攒起庞大的用户群体,从而获得更高的估值。这种途径虽然“攒粉”很快,但吸引的用户往往是价格敏感型的,一旦烧钱补贴的幅度减少,他们就会用脚投票。因此这种候鸟型的需求远非刚性需求,建立在这种需求之上的商业模式,也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

  当然,靠补贴吸引用户也是无可厚非的市场拓展手段,但如何将候鸟型的伪需求,真正夯实基础,增加用户黏性,使之成为真正的刚性需求,就是考验共享经济企业真功夫的时刻。只有最触及共享本源的模式才能赢得用户的长久青睐,而用户则在享受有优势的价格的同时,能收获良好的体验才能逐渐养成固定的消费习惯。

  共享经济的供给端同样存在问题,“真共享”和“假共享”并存,后者通常情况下是出租或者租赁的变形。租赁使用并非新鲜事物,从酒店的房间到电影院的座位,都属于这一范畴。之所以共享经济近年来才大行其道,是由于信息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信息不对称的鸿沟,让个人有机会直接发布供给信息,与需求方产生联系。因此从本质上共享经济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是个人对个人的服务,而非公司提供的大众化产品;其次是以降低服务提供方自身的使用成本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第三是聚焦于如何减少社会资源浪费,而不是让尽可能多的人使用。

  如果以个人提供、降低自身成本和减少浪费这三条回归共享经济本源的标准划线,那么可以有效剔除“伪需求”和“假共享”。而要让根正苗红的共享经济茁壮成长,则需要打破一刀切、各自为政的监管方式。毕竟共享经济仍是一个新鲜事物,虽然在资本的裹挟下出现了虚假繁荣,但泡沫破裂后本源的精神仍没有变化。对这一新事物的管理也要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在有公共产品属性的产品方面,要兼顾个人、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的利益,为共享经济留下长久健康发展的空间。

  □ 王亚宏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