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名家新论 > 正文
张杨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筑牢育人共同体
2023-04-28 14:19:00  来源:理论之光

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大思政”建设不只是改变人们对传统思政课课堂的认识,变革人们教学实践活动方式,更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思政课建设,充分调动思政课的社会资源,拓宽思政课的社会覆盖面,借助方方面面的育人力量,共塑具有总体效应和协同思维的育人共同体。说到底,“大思政课”建设旨在解决育人合力问题,“大思政课”之“大”指向育人“大格局”,建设“大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形成一支充满合力的育人队伍,型塑各种育人渠道有机联动的育人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对思政课发展作出整体部署,尤其在思维方式上,注重格局塑造和体系思维,强调思政课的社会覆盖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重要论断,对思政课在内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联动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实践要求,这其中蕴含的关联性、生态性的思政课建设方式,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理念指导和方法指引。思政课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而“大思政课”建设更是要立足其系统视野、宏观思维和整体格局。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思政课”建设,改变了以往思政课与外部社会“绝缘”“隔离”的状态。善用“大思政课”不只停留于课堂,还要走进火热的社会生活、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具体需求。“大思政课”建设注重塑造思政课建设应有的社会生态,改变以往将思政课局限于专业化的知识领域和狭隘的课堂空间。“大思政课”建设要改变以往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在育人力量的联动协同方面树立起共同体思维,调动课堂内外尤其是社会层面的积极因素,发动各种育人力量,锻造育人共同体。育人共同体思维有助于凝聚各方育人主体的思想意识,聚合各方主体的育人力量,有效完成思政课应有的“立德树人”使命。

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树立共同体思维,有助于克服育人渠道单一化、割裂化的局面。尽管“课程育人”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高校育人渠道的多样化局面也逐渐形成,但相互之间联动协同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虽然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干力量,社会各方面的要素、力量、主体都应积极介入思政课建设的总体部署,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构建有机联动的布局。

积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主导性力量。“课程育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思政课是贯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锻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干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效果的关键力量。“大思政课”建设关键也在于教师,教师的立场、素质和能力关系到“大思政课”建设的效果。开展“大思政课”的教师需要熟练掌握思政课的基本知识、谙熟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同时能够不断拓宽思政课的社会视野。

有效利用高校其他育人力量。高校育人有其多元化的育人渠道,除了思政课老师作为主体的课程育人路径以外,还有如科研、文化、管理、服务、网络等各种形式的育人渠道,相应地形成多种有效的育人力量。在“大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育人力量不能只停留于课程主渠道和思政课教师的单一力量,要积极发动高校育人的重要合力,充分调动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种育人主体的协同作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多重力量的有效介入。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小社会”,各种力量都会对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起到支撑作用。“大思政课”建设要求不能将育人格局“窄化”,而是充分发动高校场域中思政课教师以外的主体力量。

大力拓宽校外育人力量。“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建立一支思政育人的大队伍,它不仅包括了思政课老师和高校其他育人力量,还需要借助校外的育人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论述,突破了原先将思政课仅仅视为学校课堂教育活动。塑造“大思政课”的育人共同体,就是要充分建构包括思政课教师队伍、校内育人主体和校外育人力量的合力育人体系,各种育人力量有效协同、发挥聚合效应,积极发动利用社会层面有效的育人资源和育人渠道,将其纳入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

作者是:张杨乐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研究员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徐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