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智囊坛 > 最新推荐 > 正文
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
2021-03-30 08:37:00  作者:包海霞  来源:新华日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成为我国“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发展战略,校企合作是高校融入社会发展大循环的有力举措,也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更是高效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一招。因此,要不断优化适应新发展格局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明确需求导向,畅通校企合作“供应链”。高校要树立立足于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注重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原则,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向,促进人才与产业的融合,为企业储备人才后备军。建立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专业体系,打造一批行业急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及时开发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课程,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建设一批校内校外联动、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步开放实训基地、开展实验研究,探索把“产品搬到课堂”“把课堂设在车间”的企校双师联合培养,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扩大学校与企业的对接范围,朝着校企共同领导、共同管理的方向进军。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协同育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和校企合作的重要原动力,建成一批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项目,将课题研究与地方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深度融合,孵化适应企业需求的创新项目,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同时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创新人才,为他们打开从“校门”通往“厂门”的大道,让更多的专业型人才成长有通道、逐梦有舞台。这既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校企合作发展的归宿。

聚集高端人才,打造校企合作“智囊团”。为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很多企业把攻克“卡脖子”技术放在创新驱动的突破方向上,亟需高层次人才加快自主创新的节奏。高校作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有着一批理论知识丰富、专业能力精湛、战略眼光长远的教师团队,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和业务专长,为大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定期到企业开展实践,在高端产品研发、核心技术攻关、相关政策解读、发展措施制定、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意见及业务支持。因此,围绕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可以通过校企学术论坛、打造专家团队等方式,大力推广“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的模式,集聚人才、深化交流、孵化项目,为企业攻克前沿技术、实现科技创新引进“外脑”,成立“智囊”,让企业发展有核心技术、有智力支撑。

整合优势资源,架起校企合作“立交桥”。校企合作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整合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优势资源,构建三方共同参与的机制。地方政府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只有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企业的主动参与和高校的支持配合,才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释放“校企活力”。地方政府要综合研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统筹本地教育资源和行业资源,推进高校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制定优惠可行的政策,出台相应的奖励办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构架清晰的合作框架,引导高校、企业双向互动,“走出去”寻找合作伙伴,形成深入合作机制,打造出更多便捷高能的“众创空间”,实现资源优化组合。高校要突出办学特色,致力于打造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品牌,培养“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多措并举提高学生当地就业的比例,为地方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企业要解放思想,加大投入,对接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高校,共享科研团队、共建实验基地、共育前沿项目,实现长久共赢。

拓展国际视野,搭建校企合作“大舞台”。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升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把控力,因此,要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发展,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升级的机遇,主动顺应发展变化和技术进步的环境。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校企合作对象可着力向全国知名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等方向拓展,在面向全国招收优质生源的同时探索面向全球招聘教师,从而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和潜力。通过校企合作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科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创新成果,体现“中国特色”“国际领先”。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校企合作服务行业发展、助力科技创新、共育优秀人才的优势日益显著,创造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这既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反哺高校、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应尽责任。今后,高校和企业要进一步拓宽合作平台、加快成果转化,确立“人才培养新模式、科学研究新方向、服务社会新高度”的发展内涵,实现人才资源、创新技术、高科技项目的共享与互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