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新论 > 最新推荐 > 正文
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三个着力点
2023-05-23 08:14:00  作者:张晓琴  来源: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公民的生态意识,从思想层面来说,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根本。生态意识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强化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应从生态知识普及、生态道德涵养、生态制度建设三方面着力。

生态意识是生态知识的内化和升华,了解和掌握生态知识是培育生态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开展公民生态知识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需要人人参与,形成教育合力。教育部门要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要坚持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着力贯通各学段,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构建系统的生态教育内容和育人方法体系。由于生态教育具有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还要善于把生态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各专业课程教育,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生态伦理知识和生态审美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知识素养。要形成家庭、社会普遍参与的生态知识教育大格局。这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以政策作为导向和保障,大力加强公共教育场所和设施的建设,配套基本服务,引导家庭、社区、企业等参与到生态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中来。同时,要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大力营造生态知识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特别是主流网络新媒体的作用,构建网上网下相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广覆盖全方位的宣传教育网络,将生态知识潜移默化地由读者的指端传到心间。

公民生态意识培育,追根究底是生态道德的涵养。为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道德的概念被提出,它将人际道德推广到人与自然之间,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道德涵养是生态意识培育的核心,要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种实在的道德关系,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新的生态道德观。在新时代,生态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公民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题中之义。

生态道德教育重在生态道德理性的确立。这是从道德层面揭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规律,是从认知、情感、意志到行为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引导公民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养成生态道德责任感,更好地践行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要以情感为媒,强化生态道德认知。在生态道德培育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采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之以恒地推动其进学校、进课堂、进村户、进媒体,形成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要以意志为基,强化生态道德实践。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内含观念、知识、行动等多要素的教育过程,尤其需要重视实践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应大力建设生态道德实践基地,让公民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将生态理论知识切实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需求。另一方面,要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践行生态道德,保护环境,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使自己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行为趋于生态化、科学化、健康化,在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同时,进一步筑牢生态道德观。

为保证生态意识培育的常态化长效化,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意识培育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为生态意识培育提供保障。要明确政府部门对于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领导和监管责任。生态意识培育涉及部门和领域众多,要制定出台边界清晰、分工合理的政府职能部门生态意识培育责任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工作职责以及监管依据、监管事项等,划清有关部门的权力和责任,明确其边界职责。要落实生态意识培育的主体责任。以制度形式明确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各有关单位主动践行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要加强经费保障。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同时宣传号召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态意识培育工作,保障生态意识培育工作的持续开展。要建立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工作评估机制。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以及其他从事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单位和工作人员,国家有关部门要对其工作过程和结果定期进行评估,强化考核,以评促建,推动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工作持续扎实开展。要建立生态意识培育激励机制。注重选树先进典型,奖励优秀单位和个人,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促进生态意识培育成效的全面提升。

(作者为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基地副主任、研究员)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