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新论 > 最新推荐 > 正文
汲取“四千”精神 落地“四敢”担当
2023-05-17 09:50:00  作者:唐赟 叶南客  来源: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的《不畏艰难向前走》一文中指出:“浙江之所以能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正是由于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浙商也代表了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和开放精神。这“四千”既是一种当时的经历经验总结,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传承。这种精神包含着“首创”“开放”和“放手”的理念,内蕴着“敢干”和“实干”的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这“四敢”要求“敢”字为先、“干”字当头,体现出责任担当,与“四千”精神具有内在的逻辑相通和精神相融。“四敢”要求和“四千”精神,统一于“敢”、落地于“行”,转化于新发展格局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畏艰难向前走》一文开篇中写道:“浙商源起于浙江独特的文化基因,源起于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源起于浙江资源环境的约束。”改革开放初期,以温州为代表的浙南地区因受当时的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凭借着脱贫致富的愿望在实践中开创了“四千”精神。浙江温州今年3月召开关于弘扬“四千”精神的座谈会,现场披露了1983年1月11日《浙南日报》(现《温州日报》)的第二版,其中《社队企业极需各方支持》一文提到,“社队企业人员‘走遍千山万水,讲了千言万语,想了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此外,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刊发文章《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文中提到“他们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解放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在座谈会上表示,创业初期,温州的民营企业是在“四千”精神鼓励下发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智奎认为,“四千”精神本质可以概括为“闯”“思”“创”“忍”,展现了开创精神。

“四千”精神凝聚着“敢”的精气神,也同时践行着“敢”的理念、思路。“敢”字当头,让当时的江浙创业者们克服了语言、交通、设备、技术、人才以及渠道等一个个难关。他(她)们不仅“走遍千山万水”,还在这千山万水间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讲尽了何止“千言万语”,才能抓住一切机会,求得更多的合作;他(她)们想尽了包括“开创股份合作办企业先河、星期日工程师”等千方百计;作为“白天的老板”也同时吃尽了“晚上睡地板”等类似的“千辛万苦”。江浙创业者们将经验凝结成“四千”精神,集中呈现了如何“敢为”“敢闯”“敢干”和“敢首创”。“四敢”责任担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辩证逻辑,“敢为”内在要求“敢闯”,关键是要“敢干”。“敢闯”“敢干”是“敢为”的具体呈现,这三“敢”的创新性要求可体现在“敢首创”的引导性思维和实践上。干部、地方、企业和群众在认知和实践中需要全面而又具体、传承而又创新地做到“四敢”,用“四千”精神更高质量提升干事创业的实效性。例如,多地政府带队组团包机赴海外“抢订单”等现象,可以认为是地方干部及企业群众发扬“四千”精神,对于“四敢”责任担当的一种积极作为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希望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江苏人历来敢闯敢干、敢为善为,李强总理再提“四千”精神时所说的“江浙等地”自然是包含了江苏的。当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需要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发扬“四千”精神,落实“四敢”责任担当,续写江苏成绩,创造新的历史成就。在“智改数转”赛道上,南京和苏州分别跑出了各自的加速度。南京市出台了《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年)》,苏州通过免费诊断、技术输出、平台赋能、贴息奖补等举措,积极营造全流程服务生态,充分展示了干部敢为、地方敢闯。多家公司在智改数转过程中成立了专业服务机构,在服务自身的同时还积极帮助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体现出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不久前,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出海开展招商工作,率团赴境外“抢”订单,打造“国际商务班机”出海新通道,抢抓外贸新机遇,以实际行动践行“四千”精神,落地“四敢”责任担当。在致力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进程中,要发扬“四千”精神,在激励干部、地方、企业和群众“敢”的担当的同时,更深一步领会“四千”精神所包含的“敢”的能动性、具体性、事务性和艰辛性等,使“四敢”担当作为在省内高质量落地,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新篇章。

(作者分别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基地研究员;南京市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