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前沿关注 > 正文
粉丝经济:互联网带来的新模式
2019-09-23 10:01:00  来源:新华日报

  

  耿强小课堂

  近日,周杰伦凭借新歌《说好不哭》又“火”了一把:其在QQ音乐发布的单曲专辑,上线6分钟销售量就达到了166万张,截至目前已突破500万张,成为QQ音乐历史销售量最高的数字单曲。周杰伦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他众多“粉丝” 带来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粉丝”(英文:fans)是一个舶来语,也叫追星族,最初意为崇拜某明星、艺人的一种群体 ,是明星的爱慕者、崇拜者。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粉丝”规模不断成长壮大,给明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文化产业乃至商品营销带来新的商业模式。逐渐发展出“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是一种通过提升用户黏性并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

  “传统经济”一般是按顺序的研发、生产、销售模式,链条长、效率低、成本高,容易产销脱节、库存积压、产能过剩。“粉丝经济”的本质是C2B,也就是按需供给,通过提前预售及时评估市场销量,更加精确安排产品生产,避免盲目生产导致库存积压,使效率极大提高。同时,产品供给方还与消费者建立长期反馈模式,产品用户体验也会极大提升。“粉丝经济”之所以能大行其道,跟移动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互联网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和搜索的成本,多种方便的APP在技术上提供了粉丝社群的最佳工具,品牌方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粉丝”群体。同时,通过筛选出的“忠粉”,使得受让大众变为小众,这部分的群体更加具备集体凝聚力。更重要的是,今天的“粉丝”是积极与明星有互动的,大量“粉丝”通过应援和打赏,来表达对明星的支持和情感,通过“养成”来获得参与感与满足感,这实际上是一种参与式消费,移动互联网阶段更多是小众定向精准型粉丝,而不是过去那种大众偶像型追星。然而,在狂热的“粉丝经济”背后,也有“一地鸡毛”。李佳琦5分钟卖掉1.5万只口红,网红带货直接让某些产品瞬间断货,引发社会关于盲目消费、跟风消费的思考;大量90后、00后进入炒鞋市场,某些品牌限量鞋款价格在二手市场上被炒至近10万元,短期暴涨100倍;有群体在盲盒潮玩上成瘾,短短几个月花费数十万元购买,让人匪夷所思。应该看到,“粉丝经济”是一种由精神需要引发的消费模式,它满足的更多是心理、精神层面的需要引起相关消费。粉丝经济的主打产品是文化产品,即使是物质性的消费品,也因为附带上了明星的各种符号标记而区别于其他消费品。“粉丝经济”消费的本质其实是“粉丝”的情感和情怀,“粉丝”集体是一个更有归属认同价值观的社群,他们在媒介创造的虚拟环境中充分调动情绪,在各种情感消费中获得满足。要客观看待“粉丝经济”,呼吁“粉丝”理性买单,抓好风口上的新机遇,形成健康良好社会氛围,这样才能充分合理利用“粉丝经济”发展模式,为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耿 强 吴雩昊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