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前沿关注 > 正文
由“尚武”向“崇文” 吴文化千年流变
2019-08-23 09:45:00  来源:新华日报

  

  我们常用“吴韵汉风、南秀北雄”来代表江苏文化,吴文化与汉文化作为江苏省南北区域不同特质的区域文化,在江苏大地上神奇地碰撞与融合。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两种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区域内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内核,呈现出“秀美”与“雄豪”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特质,并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

  那么,究竟何为吴文化? 《江苏吴文化志》主编王健研究员为我们详述吴文化的滥觞与发展——

  吴文化的空间范围和发展历程

  吴文化地区,即通常所称的“吴地”,是中国区域文化研究中一个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内涵的区域概念。吴地的空间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吴地,应以春秋时期吴国稳定的疆域为基础,大致包括今长江三角洲以南、钱塘江以北的大部及皖南部分地区和江苏长江北岸到淮河流域。狭义的吴地,即今天的吴地,应以太湖为中心,大致包括今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3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市的全部,一共5个地级市以及镇江、杭州的个别县区。

  古代的江南,所指地域因时代而异,空间范围多有不同。明清以下,在文人士大夫的笔下,多指太湖流域,即苏常松杭嘉湖地区。这个范围,应指长江在今江苏境内东流入海的约400千米黄金岸线以南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江苏省的苏南、上海市全部、浙江省东北部。吴地正是江南的主体和核心地区。无论从人口、面积、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源流、人才分布与数量、对周边文化的影响等各方面考察,吴地都是江南的核心。

  先吴文化是吴文化的滥觞或孕育时期,最早应当从距今30万年前的南京汤山猿人算起。太湖地区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三山文化大约距今1万年,是迄今发现于吴地核心地区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吴地新石器文化序列比较清楚,太湖流域有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吴地以玉器文化、稻作文化在中华早期文化中独领风骚。新石器时代,吴地文化曾达到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化发展台阶,成为长江流域文化的重要代表。

  商末周人南下,在吴地建立了吴国,中原文化与吴地土著文化融合,使吴地进入了国家文明时期。七百年吴国的发展,奠定了吴地文化发展的基石。太伯奔吴,创造了勾吴文化,开启了江南文明,使无锡成为最早的吴文化中心。后来,吴地中心扩展到宁镇地区,到阖闾时期迁往苏州,确定了以太湖为吴地中心的历史地位。吴国的政治疆域奠定了吴地的区域空间范围。春秋后期,吴国打败强楚,开凿邗沟等运河,北上争霸,盛极一时。

  吴国被越国灭亡之后,吴地先属越后入楚,吴地文化一度衰落。秦统一后,吴地成为中央王朝的直辖郡县,历史进入吴地文化时期。六朝经隋唐五代至两宋是吴地文化融合发展期,晋永嘉之乱后,北方人民大举南迁,政治中心转移到吴地,吴地得到初步开发。

  隋唐十国宋元时期,吴地得到全面开发,大运河沟通了吴地与中原的联系,安史之乱、靖康之难两次北方衰落,人民南迁,给吴地带来发展契机,吴地得到完全开发,水利事业得到大力发展,水患解除,吴地成为肥田沃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湖熟,天下足”,吴地经济全面发展,城市发达,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东南,主要是向太湖流域的转移。吴地已经成为中央政权赋税的主要供给地区。

  明清是吴地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近代以后,吴地文化进入转型时期,吴地在中外文化冲突中适时应变,顺应时代发展,特别是在近代工业化方面走在前列,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江河湖海,水滋养孕育了吴文化

  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看,吴地文化有一个由“尚武”向“崇文”,由重政治文化争全国中心地位向重经济、文化、教育等物质精神文化的发展流变过程。早期,吴地民风尚武好斗、勇敢豪气。吴地政权多次积极北上向中原进攻。良渚文化的突然消失,恐怕与北上中原竞争失败有关。吴地文化的转变,一方面是由于在多次主动、积极地向北方进攻屡战屡败后,逐步扬长避短,趋向于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形成了后来的“崇文”。另一方面,古代中原政权对吴地严厉打压和控制,极大地削弱了吴地的政治力量和进取精神。此后,吴地基本上作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

  从人才结构看,吴地的人才绝大多数是经济、文化类人才。吴地政治人才多是通过考试踏上仕途的科举人才,作为全国政权的参与者加入到国家政治活动中去。吴地文人或独善其身,埋头著书立说;或明哲保身,隐退逸居。

  集江河湖海水文化之大成是吴地文化的另一突出特点。吴地处在长江下游冲积平原,集江、河、湖、海及运河于一体,呈典型的水生态文化特征。水是吴文化发展的自然基础。她孕育和滋养了吴地的鱼文化、稻文化、船文化、桥文化、井文化、茶文化、蚕桑文化、丝绸文化、陶器文化、园林文化等物质文化;也孕育和滋养了吴语文化、吴歌文化、吴俗文化、吴派经学、吴门医派、吴门画派、昆曲评弹等精神文化。

  水利是吴地发展的命脉。历史上的吴地并非天然的鱼米之乡,“锦绣江南”“太湖明珠”“人间天堂”和“苏湖熟,天下足”等赞美之词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千百年来吴地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来的结果。

  吴地曾多次遭遇海侵水扰,外灌内涝,造成汪洋泽国、地毁人亡。面对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吴地人民不畏艰险,不断发展水利事业。著名者,如连接太湖和长江的胥溪,沟通江淮的邗沟,贯穿太湖平原的江南运河,连接苏州和周边地区的常熟塘、吴江塘,常州的孟渎等。

  在吴地,无论是人们的生产劳动还是日常生活起居,似乎一切都跟水有关系。主要的农事活动是种植水稻,从下稻种、拔秧苗到莳秧、耥稻,每道工序都离不开水。养鱼、捕鱼、卖鱼以及养鸭、养鹅、采菱、采莲、种藕等与水有关的活动则成了农民的主要副业。吴地的饮食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饭稻羹鱼”为主。在居住方面,无论城乡,房屋大多临水而建,呈现出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象;出行方面,开门就见水,逢河就有桥,在现代交通工具尚未面世以前,吴地的人们多以舟代步,“桥”和“船”就成了江南水乡的特色象征。古人云,“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白居易诗)就是对吴地船文化的生动写照。

  明清吴文化代表世界区域文化的高水平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顶峰是明清时期,而吴地则是这个文化鼎盛时代中最高水平的主要代表,从世界范围来看,吴地实际上是当时世界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在物质文化上,吴地农业生产是水稻和桑蚕的主要产地,产量高,比重大;棉花大面积种植,为纺织业提供原料;手工业方面以棉纺织、丝绸业、陶瓷、工艺品、造船为主要特色;商业方面,有统一市场下的生产与销售的网络体系,富商大贾云集,钱庄、当铺、商行、会馆林立,吴地是全国大米、蚕茧、桑叶、茶叶、丝绸、棉纺织品、陶瓷、盐、木材、文化用品等的主要产地或集散地。

  吴地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先进地区。自古以来,吴地的发展都有中心城市的崛起和带动。吴地是古代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达到近10%。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海外贸易比较发达,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和返航港口,也是下西洋物资的集中地,郑和七下西洋空前绝后的壮举,代表了当时世界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的最高水平。

  在精神文化上,吴地科举人才数量多、质量高,为全国之最;教育发达,书院林立;思想文化方面,明朝以江南知识分子为主的东林党人与强权抗争,维护社会正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杰出代表,其中尤以昆山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最大,最深远。后期的常州学派开近代改良思想之先河;学术文化方面,以清朝乾嘉考据学水平最高,成果最丰富。

  吴地学术流派众多,吴学、皖学、常州学派、扬州学派各家学术渊源深厚,经学家、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等,一流大师云集,传世名著不胜枚举;吴地方志、诗文、小说、戏曲、曲艺、评弹、园林艺术、琴棋书画等名家辈出,成果斐然;印刷与书籍出版业兴旺,藏书名家多,数量丰富……吴地绚丽多彩的文化面貌,展示了繁荣盛世的辉煌与荣耀。

  今天,吴地已经成为我国三大沿海城市群中最大的长江三角洲城市集群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经确定了要在未来建成世界最大城市群的目标。吴地城市作为这个城市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王 健

  (作者为历史学博士,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