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智多星 > 最新推荐 > 正文
全球产业链重构须防“转移性脱钩”
深层次把握市场资源配置的规律性
2021-01-05 09:15:00  来源:新华日报

全球产业链重构事关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也直接影响未来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经济格局的不断演进,一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幕正在快速拉开。而这种重构的动力既来自发展中国家,也来自发达国家。特别是2020年初暴发并一直持续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大范围地蔓延,更是加剧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也为之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未来,基于社会成本等考虑,垂直一体的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可能更适合当前国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产业链分工

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结果

人类发展过程中,分工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分工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并且先后经历了部门分工、产品分工与产业链分工等阶段。不同于早期的部门分工、产品分工,产业链分工不再将某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局限于某个企业或某个国家(地区),而是按照产业链不同环节、工序甚至模块的要求,将分工分布到具备生产条件的多个区域进行,然后通过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有序协作,完成最终产品的供给。

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球产业链分工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打破了空间的界限,不同国家通过竞争或者合作方式参与产品生产并完成市场供给,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可以说,产业链分工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不仅能够实现跨国公司的发展需求,有效满足不同国家市场规模扩张的需求,还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

一方面,无论是发达国家低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还是发展中国家主动或被动参与国际分工,位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国家都能够在分工中获利,即产业链分工具有互利性。虽然发达国家在分工中具有技术、经验、资本等要素优势,但在其国内生产过剩、产品生命周期短等压力下,发达国家必须通过拓展外部市场来缓解上述约束,而发展中国家凭借其劳动力、资源、市场等优势能够有效吸引外资,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身进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的门槛并获得分工收益,也能在承接分工任务的同时,有效利用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溢出效应,实现从单一产业节点发展向整个产业链的渗透。

另一方面,从不同企业在产业链所处的节点来看,虽然对于大型跨国企业来讲,其对产业链分工的绝对话语权决定了其参与产业链分工的容易程度,并在产业链分工中获取绝对的收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就没有参与产业链分工的资格。由于中小企业资源有限,为获得竞争优势,往往会采取“集中优势”策略,专注于提供某一产品、零部件或者服务,从而形成了自身企业内部的规模优势。另外,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还能够分担市场风险。核心企业通过外包或者剥离的形式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中小企业的过程其实也是转移风险的过程。

产业链分工重构

是产业间分工的优化调节

产业链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整体经济循环过程中一系列生产节点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某类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生产链网结构。作为构成产业链网的基本单位,处在不同企业、不同地域或不同国家的生产节点和业务环节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相应地,产业链分工体系也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状态。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出于打破当前全球产业分工不平衡格局的需要,还是发达国家基于收缩现有产业价值链与转移生产区位的需求,不同国家主体因重构全球产业链的现实逻辑引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的变化均是产业分工自我调节的结果。

这种结构性重构而非转移性脱钩的动态变化实质,需要我们格外注意,并予以正确理解:首先,全球产业链重构是产品生产链、供应链与需求链体系重构的过程。一来,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基于贸易成本、运输距离等因素的考虑,不同国家可能会存在产品生产与供应、供应与需求之间关联性改变的现象。二来,产业链重构会增加产品需求链替代性重构的可能性。为缓解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国际市场份额转变的影响,部分国家会积极开拓国内与国际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替代性市场,从而导致需求链产生替代性重构。我国提出的“双循环”战略,就是应对国际需求变化而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有效实例。三来,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会伴随着一些新的产品生产链、供应链与需求链的诞生,从而导致产业链结构出现重新整合。

其次,全球产业链重构是不同市场主体产业活动空间重新分布的过程。全球化进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市场主体产业活动空间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产业链结构。这变化不可避免。

再次,全球产业链重构是不同产业要素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不同产业要素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链分工与产业链网会随着全球产业资源配置体系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可见,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无论是产业生产链、供应链与需求链的重新构造,还是不同市场主体产业活动空间的重新分布,又或者不同产业资源的重新配置,均是产业结构性重组的过程,并未出现产业实质性转移脱钩的现象。换句话说,正在发生并且进程不断加快的产业链重构是结构性的重新整合,而非自力更生的转移性脱钩。

事实上,因为搬迁成本高昂且存在难以逾越的困难、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全球化的推动者使得脱钩式产业分工变得更加困难等原因,脱钩式产业分工既不符合市场资源配置的规律性,也不利于国际经济发展。

垂直一体的产业链分工

更具抗风险性

根据水平分工理论,跨国公司将产业链中一些产成品和半成品的加工外包给其他加工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不同企业根据自身比较优势进行水平分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还有助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世界经济运行相对平稳的背景下,水平分工体系看似十分有效,但其多产业链环节、长运输距离的结构特征不仅增加了运输时间,提高了物流成本,更降低了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等全球性危机,产业链平衡性很容易被打破,甚至会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致命冲击。

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规模暴发为例,世界各地“封国、封城”,采取限制人流与物流等措施以应对疫情冲击,各地停工停产,全球产业链循环受阻。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可能降至13%至32%,其萎缩程度远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12.5%。显然,以水平分工为特征的产业链分工格局在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呈现出巨大的脆弱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较于水平分工,垂直一体的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特点在于,一是能够有效降低突发事件引致的市场分割的风险。当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危机突发时,尽管我们做不到使所有的对某个国家依赖性较高的产品全部回归国内,但是我们可以实现产品生产或者要素供应市场的多元化,从而降低因市场分割引致的产品“断供”风险。二是能够充分满足产业链不同主体自主可控的需求。垂直一体的产业链专业分工使得产业链相对缩短,产品生产工序或者环节分布空间缩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主体对产业链环节或者工序的可控性以及产业链应对外部冲击的稳定性。

当然,垂直一体的产业链专业化分工方式并不是完全放弃水平分工,而是将分工集聚在某些地域或者某些国家,如相邻的若干国家或者区域等,从而避免出现垂直一体的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带来的生产效率大幅下降的现象。

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仅加剧了全球贸易格局转变的进程,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产业链布局的反思。为保障国家安全,避免供应链集中化带来的断供风险,部分国家可能会将一些重要的原材料、零部件、中间投入品尤其是医疗医药等产业搬迁回国。但从把握市场资源配置的规律性的角度而言,我们不能因为疫情的原因就对全球化产生质疑,甚至出现一些愚蠢的转移性脱钩式产业分工行为,尤其是逆全球化行为。相反,我们应当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大范围的水平产业链分工是不稳定、不安全的,集聚在某些区域或者国家的垂直一体的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可能更适合当前国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胡迪 (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 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

张为付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