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智多星 > 最新推荐 > 正文
以监督“双轮驱动”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
2020-06-23 09:51:00  作者:徐 明  来源:新华日报

村(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强化村级监督力量建设,织密村级监督网格,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保障群众利益、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扬州市邗江区深度聚焦农村小微权力监管,积极探索以村务监督委员会实体化运行为内涵的民主监督和以村纪检委员规范化履职为指向的党内监督,着力构建民主监督与党内监督“双轮驱动”联督模式,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保障与促进作用。

夯实民主监督,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实体化、规范化运行

村务监督委员会在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履职过程中容易出现监督泛化、运转虚化、人员老化等问题。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实体化、规范化运行,应从源头上补齐农村基层监督短板。

科学化配备队伍。出台实体化、规范化运行实施方案,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纳入基层组织建设范畴,与村级换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协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结合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情况,全面改选现有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积极吸纳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大学生村官加入,明确在本村辖区范围内工作满一年的其他人员也可参选,最大程度拓宽参与村务监督的各类人群覆盖面。

实体化日常运行。按照“七有”标准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日常运行,即管理有组织、工作有制度、办公有场所、对外有牌子、监审有印章、活动有记录、监督有实效。加强工作指导,构建纪检监察、组织、民政、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由区负责培训,其他成员由镇(街)负责培训,且每年至少组织1次任期内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业务培训。

规范化履行职责。制定《村务监督事项清单》,强化对风险环节、制度执行和村级财务的监督,明确19项监督重点。推出工作流程图,要求“按图索骥”对照清单和流程图履职,形成“监督—反馈—评议”的全周期管理闭环。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内部工作机制,完善网格化组织运行架构,定期研究安排村务监督工作,实现事先参议、事中监督、事后审核。

深化党内监督,加强村级党组织纪检委员规范化履职

随着基层治理的深入推进,村级组织被赋予更多管理权限,面临的廉政风险与日俱增。加强村纪检委员规范化履职,重在解决村一级党内监督弱化、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监督缺位等突出问题,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村级监督网络。

选好配强村纪检委员。明确村纪检委员受村党组织和镇(街)纪委双重领导,人选的任用、增补和调整由镇(街)纪委会同镇(街)党委负责,拟任人选由镇(街)纪委考察,并向区纪委监委报备。坚持“应设必设”原则,岗位设置做到全覆盖、无遗漏。把那些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党员吸收进来,保证村纪检委员队伍的战斗力。

细化优化岗位职责。一是明确“监督员”职责。监督村党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决策部署情况,监督检查党务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情况,监督村党员遵章守纪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履职情况等。二是明确“联络员”职责。围绕政策落实、村级事务、干部作风等事项开展入户走访,列席各类决定村级事务的会议,及时收集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三是明确“宣传员”职责。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解读相关政策规定,多形式联系服务群众。

健全完善配套制度。同步出台工作例会、入户走访、学习培训和考核评价等四项制度以及区纪委监委跟踪督导、镇(街)纪委统筹督查的问责机制。推行镇(街)纪委委员分片挂钩村(社区)的网格化协作机制,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每月集中研判问题线索,每季度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同时建立健全业务培训和考评激励制度,全方位推进双轮驱动、联动发力监督机制,助力基层治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作者为扬州市邗江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