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要闻要论 > 正文
加强党的领导 推动率先现代化
省委出台《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
2020-06-04 09:14:00  来源:新华日报

6月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新闻发布会。《实施办法》依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结合我省“三农”工作实际和发展阶段制定,于今年1月19日正式印发实施,共分为7部分30条,是关于我省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规范和重要依据。

强化组织领导,壮大“三农”力量

“推动《条例》和《实施办法》的规定落地见效,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三农’工作各个领域,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省委副秘书长赵旻说,同时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职责任务,形成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将者,士之心也;士者,将之肢体也。《实施办法》指出,要壮大“三农”力量,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周为号说,加强“三农”工作组织体系,关键在于抓好领导干部队伍、村级党组织、农村党员队伍和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我省现有8.9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214万农村党员,市县分管“三农”的党政领导干部平均年龄48.9岁,全部拥有大学以上学历,下一步将畅通入口,加大优秀青年入党力度,对于干部将优先配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专业化程度。“我们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周为号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乡土人才“三带”行动,现已累计遴选出省级乡土人才“三带”名人、“三带”能手、“三带”新秀4500多人,联动市县评选支持各类优秀乡土人才5万多人。

“村子不大,舞台很大;村官虽小,责任不小。”周为号认为,村书记队伍建设对于农村发展尤为重要,从全省来看,村书记队伍还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带富能力偏低、年轻人比例偏低、待遇偏低,后备力量缺乏等问题。省委组织部将以明年初开展的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逐村研判,打造高素质村书记队伍,目前已在全省选择15个县(市、区)开展村书记专职化管理试点,以“专职五级”管理为基础,探索构建覆盖村书记选、育、管、用各环节的完整体系,推动村书记专心专注专业做好本职工作。

对标两个“现代化”,完善保障强监督

《实施办法》中提出,要推进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治理现代化。赵旻介绍,推进两个“现代化”,要重点落实规划引领、乡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农村改革创新等方面任务,同时健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落实《实施办法》,还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要素供给,在资金投入、用地支撑、科技引领、法治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赵旻说。记者注意到,此次印发的《实施办法》通过党内法规的形式再次明确要“建立‘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国强表示,我省将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确保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省财政预算安排“农林水”支出902.4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0%以上。2020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农林水”支出217.47亿元,增长13.2%,显著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总量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4.39%,力求筑牢公共财政优先保障机制。

倪国强同时介绍,我省将积极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乡村振兴,包括积极引导普惠性涉农贷款,持续深化“政银担”合作,设立省级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开展农业领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运营等。

《实施办法》中还明确要求,强化考核监督,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机制等。按照我省已制定出台的《市县党委政府乡村振兴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将按年度开展工作实绩考核监督,把考核结果作为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财政资金分配、项目安排、评先奖优的重要参考。

推进城乡融合,深化改革创新

“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表示,基于《实施办法》提出的目标任务,我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思路愈加清晰。

杨时云说,我省将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国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农村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保供增收的任务非常艰巨。”杨时云说,我省将坚定不移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今年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100万亩、产量741亿斤以上,确保全年生猪存栏1044万头、出栏1800万头,确保“米袋子”“菜篮子”总体平稳,发挥农业基本盘、“三农”压舱石的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将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重点培育8个千亿元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加强复工复产和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同时,我省将把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作为主线,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激活乡村振兴活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好集体经济组织,抓好登记赋码工作,今年10月底全省基本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农村土地改革方面,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方面,杨时云表示,我省将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提升乡村网格化社会治理水平,引导农民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指导各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发展路径,着力增强村集体持续造血功能,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长效发展和管理机制。

本报记者 吴 琼 颜 颖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