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要闻要论 > 正文
阶级概念的系谱学之思
——读王金玉著作《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理解与阐释》
2020-05-21 14:11:00  来源:理论之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传播范围最广的思想,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遭受的反对并不比赞成少多少。随着时代背景变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核心概念被“解构”,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遭质疑甚至否定。在中国,此类倾向也一定程度存在。然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仍然是我们观察和理解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同时 ,更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正是鉴于此,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金玉教授的专著《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理解与阐释》(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一书的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总体来说,王金玉教授的著作《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理解与阐释》一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独特的视角:该书从阶级概念的争论入手,从“概念史”的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源”与“流”及其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当代境遇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清晰地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历史“演变”的线索,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了可贵的帮助。

二、丰富的内容。该书主要讨论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内涵及其演变,从结构上看,该书共分五大部分共十三章。除了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阶级论说的相关经典文本,揭示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概念的本质内涵、理论和实践意义外,本书从思想史的视角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代表作家、列宁、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性作家(卢卡奇、葛兰西、汤普森、普兰查斯、欧琳·赖特)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观念作了介绍和分析性评述,揭示了阶级概念的演变过程,并探寻其现实意义。

三、有创建的观点。第一,作者认为,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根本视角,正是这一视角将阶级概念与历史过程连接起来,将工人阶级与人类解放连接起来。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本质内涵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阶级存在的历史性,是无产阶级及其人类的解放。正是这一本质性内涵决定了阶级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成为改造世界的哲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该书对阶级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的理解,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理解。正如有人正确指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具有理论上的折服力,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抓住了阶级而不是抽象的个人概念。“而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科学性革命学说转化为现实物质力量,也必须落到阶级的概念上,落实到无产阶级角色上”,正是“阶级这个概念成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深入社会现实的逻辑落脚点”。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本质上是关于社会历史变化的哲学概念,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事实上,所有围绕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争论核心是围绕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之间历史联系的争论,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质疑和否定实质上就是对工人阶级历史地位以及人类解放可能性的质疑和否定,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这一点突出体现在阶级概念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后马克思主义的演变上。因此,作者认为,阶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核心概念,抽掉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可思议的。第二,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阶级理论和观点(如书中涉及的)都是在具体的时代条件和历史环境下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创造性运用(突出表现在列宁、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理论和观点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无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阶级观点与经典阶级理论之间存在着多大的差别,但其中存在着不能割断的最根本的一根链条,即阶级概念的生产关系相关性,后马克思主义正是通过斩断了这一链条而“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第三,作者认为,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谓“非物质生产”),但是雇佣劳动制的本质没有变,因而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并没有消除,而是伴着全球化而世界性地转移。这一点无论是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威廉·L.罗宾逊的“全球资本主义”论,哈维的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理论或是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理论都说明了这一点,由此凸显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当代意义,所谓阶级的“死亡”某种意义上不过是意识形态的神话。第四,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由全球化与中国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社会现实决定的。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高度,才能正确地考察和分析当代中国各领域发生的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把握社会发展的总体脉络和历史走向,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大方向,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强烈的现实关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思考源于现实的关切。该书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当代境遇所作的回应。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作者所具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本书的出版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对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阶级和阶层结构变化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该书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作为根本方法,以文本解读为主要方法并结合对现实的考察,从阶级概念切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阶级理论以及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代表作家阶级观点的解读,从“思想史”视角,在揭示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本质内涵及其演变的理论和现实逻辑的基础上,从全球化和当代中国阶级关系变化的现实出发,分析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对于当代中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既是本课题的落脚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所在。第三,该书揭示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核心内涵以及概念演变的逻辑,对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南京大学哲学系 姜迎春教授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杨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