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要闻要论 > 正文
写新闻,需要“一字一个脚印”
2019-11-08 09:55:00  来源:新华日报

  从这个现场到那个现场,每年,我有100多天在异乡看月色。这是调查记者的宿命,认。不怕出差,就怕躺在宾馆席梦思或乡村旅馆木板床上,夜半惊醒!醒了,便无法中止哲学三大终极问题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长期暗访,对自己记者身份已有所忽略。侦探、刑警、律师、演员、行者、田野调查者……各种角色杂糅,不断扩大记者的外延,但终以新闻伦理为界。

  跟踪采访“时代楷模”赵亚夫。他到有机越光稻田边,弯腰捋稻穗,双掌搓稻壳,挤出十多粒白米,捧到我鼻尖,问:“香不香?”又撮起几粒米入口,边咀嚼,边看稻田上空飞鸟,说出对“记者”的担忧。

  “我遇到过这样的记者,”他笑言,“电话问我近况,我邀请来实地,他们就说,不用了,您的材料网上都有,我们找个新由头就够了。”这位当年第一志愿填报复旦大学新闻系、立志当记者的农学家说:“我还是喜欢站在田头接受采访,接地气。记者既要当‘案头工’,还要当‘田野工’啊!”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去年,我采自滨海县的两篇扶贫消息,分获全国和省级新闻奖。省扶贫办同志问:“扶贫报道创新难,写一个县的两篇扶贫报道同时获奖,是不是有关系?”我笑答:“有,病残特困户就是我‘关系户’。”

  全省12个帮扶县,我每年都去驻点调研,俯身关注被总书记称为“坚中之坚”三类贫困对象:长期患病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认知扶贫难点,触发内心感悟。本质上,扶贫报道是“脚力报道”“现场报道”。“四力”融合,脚力当先,脚力有群众导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扶贫报道,比其他报道更需要回归新闻现场,把心铺在土地上写稿。

  报道不精彩,一定是脚力不精准,同群众感情不到位。这些年,我们采写的百余篇新闻调查和舆论监督稿件都来自现场,无一失实;多数内参上报前,先把大意说给全省4个优秀村支部书记听,请他们“终审把关”、当“第一读者”。

  我藏有2010年8月12日《南方周末》,其中有“中国调查记者第一人”王克勤受访说的话:“这个社会太复杂,年轻记者在现实中常显得幼稚,我希望中国未来造就一大批老练的记者面对中国问题。”

  面对复杂社会,老记者责无旁贷,撇除那些轻飘如头屑的“蜉蝣新闻”,淘洗筛滤“本质新闻”,示范年轻记者,不让思考比打字快、谣言跑到真相前。

  凡重大事故现场不缺席。响水“321”爆炸事故发生一周内,我抢抓知情者最新鲜最直观的现场感受,选择凌晨突击采访,累计获得800多分钟一手资料。又经20多位学科专家比对甄别,第一时间提供参考研判,让“思考性的成熟悲伤”影响有影响的人。

  黑格尔认为,新闻追求的不只是准宗教的时刻表,还要心怀某种曾经奉献给信仰的恭顺态度。生命的本质是精神,一个“有灵魂记者”的本质是信仰传播者。这几年,我有幸参与“江苏精神图谱”描绘,先后追踪记录了华西村的共富、王继才的守岛、赵亚夫的为民、秦振华的改革和洪银兴的治学精神。与模范同行,受益终生。记得去年底,83岁秦振华将他亲笔填写的全国“改革先锋”申报副表,签名赠我,并郑重地说:“这份珍贵材料,我就不留给家人了。”

  “一字一个脚印”,是新闻前辈范长江的嘱托。4月份,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交流调查心得,让我写一段文字作为“自画像”,我写了“三个一”:组织采写深度调查100多篇、每年在基层采访100多天、每年访谈1000多人。

  (作者林培 为新华日报全媒体内参部主任)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杨梦媛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