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要闻要论 > 正文
坚守百年传承 牢记使命谱华章
2019-08-13 08:48:00  来源:新华日报

  连续三次获评“江苏省文明单位(校园)”;荣获“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39个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获全国、省市表彰……从传承首任校长张謇的“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理念,到传遍大江南北的全国精神文明典型“莫文隋”,再到校党委书记值守在教学第一线,近年来,南通大学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特质,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的神圣使命。

  坚持核心价值引领

  筑牢立德树人之基

  这个学期对于南通大学张謇学院智能机电系统181班全体学生而言,注定是求学生涯中一个难忘的时间节点。从学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担任该班班主任开始,班级的学习氛围迎来一个大转变。主动与学生谈心、微信群里的关切问候和每天雷打不动的“百词斩”分享……这种“接地气”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让同学们既感到温暖又深觉奋进。

  培养一流人才,是大学永恒的核心使命。推进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引领学校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南通大学紧密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命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学生全面成长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跟进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思政课怎么上才能让大学生们入脑入心,是许多思政课老师思考的难题。“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网络语言也频频出现……”在文学院中师171班学生王明萱看来,“毛概课”老师吴日明把这门课上得十分有趣。“思政课堂的创新首先应该是教师自我视野的革新,如果一味照本宣科,肯定得不到学生的喜爱。”吴日明表示,他给不同的学生群体上课,就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文科学生易接纳文学元素,理工科学生爱听故事;本科生用启发式教学,研究生则跟他们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如果说“思政课程”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滋有味,那么“课程思政”则是打通全员育人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在连云港灌云县人民医院工作的朱萍,是南通大学医学院2018届毕业生,她仍然记得开学第一课辅导员带他们参观人体标本陈列室的情形,“医学院老院长夏元贞教授的骨架标本感动了不少学生,老院长曾留下遗言,希望同学们摸着自己的骨架,进入医学的殿堂。那是很神圣的一课。”朱萍认为,母校的人文医学教育,是她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离不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结合实际,‘贴’着学生的需求进行思政教育,才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最好注脚。”浦玉忠说。近年来,南通大学学子在国内外的大型比赛中共取得104个国际性奖项、1325个国家级比赛奖项、1234个省级科技竞赛奖项。考研升学率逐年提高,今年增至21.24%,再创历史新高。就业率一直稳居98%以上。这一组组数据、一串串硕果,正是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精彩体现。

  弘扬百年文化传统

  描绘通大美好特质

  南通大学校门的厚壁上,镌刻着张謇先生亲笔题写的校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遒劲大气的八个大字,浓缩了百年通大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渊源,也见证着代代通大人的励精图治和执着奉献。

  “办大学就是办氛围”。去年5月,学校发文正式确定5月28日为南通大学校庆日,系统化建设南通大学形象标识,完成校名、校训、校歌、校标、校旗、校徽等的规范化、标准化设计基础文件,并在全校开展“我们的校庆日”主题系列活动。师生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故事向母校告白,献礼母校107岁生日,营造出浓郁的“爱校荣校”氛围。

  为发挥学院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每年在各二级学院开展学院文化建设活动。结合专业教育特点,各学院把加强学院文化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积极打造富有专业特色和文化传承特点的学院文化建设品牌,建设“文化走廊”“文化墙”“文化园地”等,充分展示学院历史沿革、办学成果、文化特征,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爱校情愫、爱院情结。

  校园里的文化活动也是精彩纷呈。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研究生学术论坛、文化读书月、校园多元文化交流日等特色品牌校园文化项目持续推广,引起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学校充分发挥大学文化陶冶情操、润物无声的特殊育人作用,隆重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优秀学生颁奖典礼等活动;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先导,开展“明德修身、励志成才”“学在通大”等主题教育活动;紧扣时代主题,组织开展“双团双巡”十九大精神校园宣讲、“再走长征路,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剧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莫文隋”的发源地,扶危济困、大爱奉献的“莫文隋”精神在通大师生中生根发芽,蔚然成风。“莫文隋”由最初的一个人,发展成现有注册会员2.7万多名。一届届通大学子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服务的公益事业中来,用爱心和奉献回馈社会,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000余项。南通大学莫文隋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在打卡器APP上的统计名列全国第一。在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中,南通大学连续5年获批全国优秀单位。

  植根地方社会发展

  彰显通大文化辐射

  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大学文化建设,不仅需要继承和发展自身文化,更要彰显大学文化对区域的辐射引领,把大学真正建设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在百余年的薪火传承中,南通大学人始终秉承校训精神,坚持走校地互动融合发展之路,在多元的文化中展示通大的独特魅力,以其厚重而浓郁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品格,成为南通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道德优美,学术纯粹;首重道德,次则学术……” 时至今日,张謇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南通大学,对张謇教育思想的研究从未停歇。张謇诗集研究、张謇近代新式教育研究、张謇伦理思想研究、张謇文化对大学生励志教育价值研究……研究张謇思想、弘扬张謇文化、打造张謇品牌,成为南通大学文化建设的特色之举。

  特色文化建设彰显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与魅力。学校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建立全国首家由地市级纪检部门与高校“联姻”组建的廉政文化研究机构——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创办《廉政文化研究》杂志,举办反腐倡廉南通论坛、打造江海廉政大讲坛,积极服务地方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成功走出了一条校地合作、特色明显的廉政文化建设新路。

  楚辞源远流长,研究楚辞就是弘扬爱国精神,将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作为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致力于楚辞考古学、楚辞文化学、楚辞学史、域外楚辞学、楚辞知识库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中心共承担科研项目15项,出版楚辞学专著19部,发表论文250余篇,造就了一大批以楚辞为学术研究方向的青年学者,从而形成一支优秀的地域性楚辞研究团队。

  作为全国第一个把国家级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引入大学的高校,学校在非遗的学术研究、教育、作品创新、培养传承人方面做了大量着实有效的探索,相继成立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对蓝印花布的抢救、传承,已走在全国前列,三度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文化是大学之根,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从思政教育创新,到文化品牌塑造,南通大学的文化建设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彰显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焕发出持久坚固的蓬勃动力。

  范 苏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王逸男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