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要闻要论 > 正文
以党内法规厚植党内政治文化
2018-04-23 09:29:00  来源:红旗文稿

  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党内政治文化不断优化,政治风气日渐醇化,党员宗旨意识逐渐强化,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但思想不纯、组织不力、作风不正的问题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问题都与党内政治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应当抓住制度建设这一重要环节,以党内法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文化基石

  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与党的建设、党的领导等政治活动密切相关的信仰、宗旨、理论、路线、方略、观念等的高度概括。党内法规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制度依托,是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制度保障。党内法规、党内政治文化共同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是思想的前提,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党员和党组织的行为和活动。党内政治文化决定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党内政治生态就风清气正;党内政治文化庸俗腐朽,党内政治生态就污浊混沌。培育党内政治文化、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三大维度。其中,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起枢纽作用,党内政治文化的优劣,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关系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建设成效。党内法规因文化而生、因文化而变,服务文化建设,以党内法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塑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2.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党员和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有利于消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过程中的“硬问题”不断出现,要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全体人民的思想共识和文化自信,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维护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内法规是文化自信的制度表现,是破除改革困境的制度利剑,以党内法规为依托,立规、行规、遵规,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由之路。

  3.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现实要求。党的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要求,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要求。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将“四个意识”内化为全体党员的常规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良好的环境熏陶人,恶劣的环境熏染人。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人才成长的“助推器”,推动“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容错”和“纠错”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干部。党内法规以其独特的治理优势,将“四个意识”制度化,升华为一种日常的政治自觉,以党规的强制力保证“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法定化,为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稳定的环境。

  二、党内法规是厚植党内政治文化的制度利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制定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等全局性文件,进行了两次党内法规清理,出台了大量重要的党内法规。党内法规的政治文化载体优势进一步发挥,以党章为核心,准则和条例为主体,规则、规定、办法、细则为两翼的制度体系已经逐步形成。

  1.党章是塑造党内政治文化的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就必须把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刻在心头、写在卷头、握在手头,以文化人、以文砺人、以文育人。中国共产党的历部党章,均注重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并根据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加以增益。党章对于党内政治文化具有根本性的塑造作用。一是高扬红色旗帜。党章是全党的旗帜,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灵魂。二是镌刻峥嵘党史。党章总纲部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彰显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历史本色、理论底色、实践亮色。三是调整党务关系。党章条文部分对于党员、党组织等的规定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性质,通过规定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各级党组织的职权等,调整党务关系,创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四是开创光明未来。在党的理论指导下,促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并结合时代特点,指明未来走向。

  2.准则和条例是弘扬优秀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保障。《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下称《制定条例》)规定:“准则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基本规定。”现行有效的准则有三部,分别是《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980年)、《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16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1980年准则针对党内政治文化中存在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从“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等方面进行了规范。2016年准则针对党内政治文化中出现的“对党不忠诚”“弄虚作假”“分散主义”等问题,从“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从对党员和干部自身要求的角度提出行为规范,明确了党员追求的高标准。三部准则针对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制定条例》规定:“条例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规定。”与党章和准则相比,条例的规范要素较为完备,具有完整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比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设置具体的条件假设、行为模式、处理制裁,规定党内纪律,规范党内政治文化。与其他类型的党内法规相比,准则和条例位阶高、效力大,是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长效、高效制度。

  3.其他党内法规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其他党内法规是指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制定条例》规定,它们“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党内政治文化是全局性的,但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既有全局性,又有地域性。各地区、各部门对所辖地域、所属业务范围内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承担主体责任。所以,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党内法规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的特色十分鲜明:一是规范事项的特定性、效力范围的区域性,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在其所辖范围内制定相关制度,所定事项、所议问题较为具体;二是适用形式的特殊性,这些党内法规可以作为某种上位规范的解释性规范,比如中央办公厅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是《制定条例》的配套性规范,是对《制定条例》相关内容的具体化、操作化。

  三、以党内法规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必须处理好几对关系

  党内法规建设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弘扬党内政治文化,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党内法规的“立”与“破”、“示”与“范”、“稳”与“变”、“边”与“界”之间的关系。

  1. 以党内法规建设党内政治文化,要发挥党内法规“立”与“破”的功能。党内法规有着坚硬的“牙齿”,具有强制力和执行力。对于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要通过党内法规上升为集体意志,明确为党员的行为规范,并通过党内强制力保证实施;对于那些党员难以判定其性质的党内边缘政治文化,通过党内法规予以明确,补齐认知短板,消除党员猜测疑虑,弘扬“明规矩”、抵制“潜规则”,保证党内政治文化的严肃性和纯洁性;对于那些破坏党的先进性,被公认为糟粕的文化,要通过党内法规予以禁止和剔除,党内决不能流行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官场术、厚黑学等腐朽文化。党内法规在“立”与“破”方面的规定是具体的、历史的,党内政治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立”与“破”的内容和方式也因时而变、因势而新。

  2. 以党内法规弘扬党内政治文化,要发掘党内法规“示”与“范”的优势。党内法规的示范作用是“公示”与“垂范”的结合。一是价值示范。一方面,制作精良的党内法规本身就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制度性的昭示;另一方面,党内法规弘扬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解释其法规意涵,赋予其正式的法源地位,实现定位、定名、定义的功能。二是行为示范。党内法规规定了全体党员、干部行为模式,各级党组织的活动规范,使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同时,理顺了各种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党员和党组织自觉践行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三是结果示范。通过党内法规的适用,大量“打虎”“拍蝇”“猎狐”的案例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产生了极强的震慑作用,党内政治文化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 以党内法规发展党内政治文化,要协调党内法规“稳”与“变”的关系。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党内法规的能动作用,在保持法规的稳定性与发展性中建构文化、发展文化。党内法规建设不能墨守成规,要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而调整。一方面要加强党内法规的立法工作,以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指导立法,将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法定化。立法工作要讲求原则,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将党的最新理论转化为党内法规,升华为党内政治文化。另一方面,要保持党内法规的相对稳定性、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不能损害党内法规的权威。对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统筹考虑、协调规划,寻找最优解决路径。在党内法规不宜修改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党内法规解释,出台解释性文件,以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

  4. 以党内法规规范党内政治文化,要明确党内法规“边”与“界”的分际。要充分了解不同类型的党内法规之间的差异,划定党规与党规的“边”;明确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严守党规与国法的“界”。要厘清党内法规体系的层次性、互补性,明确不同类型的党内法规在制定主体、制定权限、规范内容、效力范围、适用方式等方面的异同,确保党内法规的制定和运行不越界、不留白、不重叠、不冲突。深度研究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党内法规只能调整党内关系和部分适宜由其调整的党外关系,这部分党外关系主要是指与中国共产党的党务活动、党务关系密切相关,而又不适宜通过法律进行调整、党内法规具有调整的便宜性的党外关系。对于法律保留事项,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来调整,党内法规应保持其谦抑性。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以党内法规为制度抓手,依靠全党的智慧,加大党内法规的建设力度,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统筹兼顾,与国家法律等规范协调配合,为厚植党内政治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李 萌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