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首页中区 > 文化 > 正文
提升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
2018-03-09 09:22:00  来源:人民日报

  (新知新觉)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工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关乎国家安全与发展。当前,我国语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建设仍是突出短板,影响了突发事件的处置。新形势下,如何提升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人类活动需要语言来沟通和组织,语言的作用在于实现“通事”与“通心”,这在突发事件处置中显得尤为重要。突发事件语言应急主要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利用语言(包括文字)以及语言知识、语言艺术、语言技术、语言标准、语言数据、语言产品、语言相关衍生品来参与应急处置的行为与过程,目的是避免局势恶化和事态扩大。我们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对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进行分类。比如,从突发事件语言应急涉及的语言来看,可以分为突发事件外语应急、突发事件少数民族语言应急、突发事件方言应急、突发事件母语应急(如语言舆情的引导、收集)等;从突发事件语言应急涉及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国家突发事件语言应急、区域突发事件语言应急、团体突发事件语言应急、个体突发事件语言应急等。

  《国家语言文字事业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将“国家语言应急服务和语言援助服务”列为重点工作之一,但目前我国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仍存在理论研究不充分、组织体系不健全、人员储备不齐全、实践经验不充足等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尤其是突发事件处置需要。《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1年就分析了青海玉树地震救灾中出现的语言沟通障碍问题,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各方面工作和相关研究依然有待加强。这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提升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既要考虑语言建设自身的特殊性,又要遵循社会治理和突发事件应急的一般规律与要求。从提升路径看,当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建设涵盖“一案三制”核心框架的突发事件语言应急体系。“一案三制”核心框架,即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法制。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已大体建成,但该体系中尚缺乏国家突发事件语言应急预案。二是建设队伍健全、分工明确的突发事件语言应急组织体系。提升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要求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业界学者等多方协同、权责明晰的语言应急组织体系、服务体系。三是建设突发事件应急语言本体库和人才库体系。突发事件语言应急本体库应涵盖外语、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方言等语言数据,能够为突发事件应急提供强有力的语言数据支撑,解决应急救灾过程中的语言沟通问题。突发事件语言应急人才库要尽可能多地网罗能够参与突发事件语言应急的人才信息。四是建设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体系。探索语音科技、机器翻译、即时通信等各类技术及资源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方式,加快建设突发事件语言应急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体系。五是建设引导社会协同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可以在人口普查、志愿者选拔等活动中了解公众的语言能力和志愿意向信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语言应急。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中文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方 寅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