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首页中区 > 社会 > 正文
加快推进城乡公平共享发展
2018-01-12 09:05:00  来源:学习时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为解决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加快城乡公平共享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引。共建共享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要求,界定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和应有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共建共享体现了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共建共享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民观,抓住了执政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这个根本执政规律,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共建共享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增强发展动力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共建共享还是全球治理观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精髓所在,为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推进人类问题的有效解决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共建共享体现了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回顾建党96年来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都是为了人民的全面发展、共享发展。共建共享强调人民群众既要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又要成为发展的“真正受益者”,让人民群众广泛、深入、主动参与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实践中来,公平共享权利、规则,共享资源、红利,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鲜明凸显了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鲜明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

  共建共享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共建共享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充分运用,不但体现了发展的认识论,而且蕴含着发展的方法论。从认识论来看,我们党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站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高度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创造性地得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结论。从方法论来看,我们党运用事物矛盾运动、对立统一的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眼于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建共享,体现了我们党高超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高超的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共建共享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必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从深层次上讲,不仅是在生产的一次分配中要注重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把增加的物质财富在二次分配中体现公平共享。共建强调聚集发展合力,通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并将这种智慧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和力量,激活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共享强调增添发展动能,通过构建良好的分配关系,解决生产过程中交换和分配不公问题,让二次分配不平衡、不充分得到有效解决,实现成果共享、达到共同富裕,重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共建与共享互相联系、互为因果: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共建的目的。通过共建共享,真正让全体人民幸福起来,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城乡发展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新时代新矛盾,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城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贵阳正在探索推进城乡“三变”改革,目的就是要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用股权纽带将各方利益联结起来,让全体人民在城乡“三变”改革中成为“股份市民”“股份农民”,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的“股东”,通过树立“股东”意识、权责意识,积极参与到产业链发展和价值链分配上来,从而推进城乡公平共享发展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

  城乡“三变”改革的内涵实质。一是推进资源变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对城乡资源的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等进行确权、赋权、活权,通过成立社区经济组织、市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让群众享有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权。二是推进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在法律的框架内整合城乡建设和发展、扶贫开发等财政资金,集聚群众的分散资金,撬动各类社会资金。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按照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方式,集中投入到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等经营主体。三是推进群众变股东,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通过让群众参股入股成为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稳定增加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困难群体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城乡“三变”改革的基本原则。推进城乡“三变”改革,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以群众为主体、企业为龙头、产业为平台、项目为载体、股权为纽带、共享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强化“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法治思维,维护群众利益。充分尊重群众和经营主体的意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依法依规有序推进,不搞强迫命令。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支配集体资产,维护群众的集体经济收益权。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强化组织推进。根据地域和群体实际,按照适度规模、先易后难、全面推进的要求,灵活采取资金、产权、经营权等多样入股方式,构建稳定、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体系。三是坚持统筹协调,汇聚各方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协调好企业、群众、集体经济组织等各方的利益关系,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耦合性,汇聚改革的强大合力。四是坚持底线思维,抓实风险管控。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国有资产不流失、群众利益不受损五条底线,着力防范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资金安全风险、资源破坏风险。五是坚持城乡融合,加快全域实施。促进城乡要素优化重组和双向流动,实现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推动城乡“三变”改革全面、全民、全域、全景实施,加快产城园景深度融合、城镇乡村一体发展,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美好蓝图。

  城乡“三变”改革的关键环节。一是让群众资产可入股。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群众自愿将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入股集体经济组织,享有股份权利;通过政府优先配置资源和资金,让城乡低收入群体享有股份权利,使群众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实现“人人有股”。二是让入股资产可增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政策优势,选择商业价值高的产业和项目,选择有社会责任感、有实力的经营主体,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度假等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让群众的股份实现增值。三是让资产收益可分配。让群众按股权比例获得收益。建立公平、透明、合理的股权进退机制,确保入股公平、退股依法。政府或集体配置给低收入群体的股份,待低收入群体收入达到一定标准后按章程逐步退出。

  城乡“三变”改革的价值追求。一是激活城乡发展的新动力。抓住城乡资源分散、资金分散、群众分散的主要问题,通过产业平台和股权纽带,最大限度把城乡资源整合起来、资金集聚起来、群众组织起来,提高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水平,激活城乡资源要素,赋予群众更多的财产性权利,不断增强企业、群众、集体经济组织等各方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全市人民最广泛、最深入、最主动地参与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实践中去,增强公平共享的发展动能。二是构建共同富裕的新机制。以股权为纽带,构建发展共建、社会共治、成果共享的机制,实现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的共同体、社会秩序的共同体、利益联结的共同体,让群众在共建中公平共享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和成果分配的权利和机会,逐步建立“先富带后富”制度,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发展新路。三是推进巩固执政基础的新探索。发挥党在政治引领和制度安排上的优势,把基层组织、企业、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城乡“三变”改革,产生共建共治的良性效应,让基层百姓在发展共享中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作者系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再勇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