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首页中区 > 历史 > 正文
宋代家教中的官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2018-04-09 09:24:00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国历朝历代家教文化都有深厚的积淀,挖掘其内涵,对于当今时代推进家教文化和家风建设意义重大。宋代家教中不仅鼓励家族子弟勤奋学习谋求功名,而且也重视教育子弟登科及第、入仕当官后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官德,当好官,尽忠报国,这样才能光宗耀祖,名垂后世。宋代家教中的官德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以民为本、清廉淡泊、立身唯正、慎于交友等四个方面。

  以民为本

  宋代,随着程朱理学的深入和发展,儒家的民本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许多士大夫在家教中都重视教导子弟为官应以民为本。如司马光在《谕侄谦恭》中告诫子孙要奉公守法、体恤百姓,“倍须谦恭退让,不得恃赖我声势,作不公不法,搅扰官司,侵陵小民,使为乡人所厌苦”。陆游则要求子孙做官要善待百姓、尽职尽责:“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胡安国在《与子寅书》中告诫子孙做官要勤于政事,亲民爱民:“汝在郡,当一日勤如一日,深求所以牧民共理之意。勉思其未至,不可忽也。”贾昌朝在《戒子孙》中说:“仕宦之法,清廉为最。听讼务在详审,用法必求宽恕。追呼决讯,不可不慎,”而且特别强调,如果传唤一个证人,而使其家人“见吏持牒至门,涕泗不食”,这就是“伤和气,损阴德”的扰民行为,应该尽量避免。

  清廉淡泊

  宋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对官场风气有较大的冲击,许多官员为了发财致富、挥霍享受,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或者非法经营商业,唯利是图。对此,一些有识之士在家教中注意对子弟进行为官须清廉淡泊的教育。如范仲淹在《告诸子及弟侄》中告诫子孙要为政清廉、不营私舞弊,“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欧阳修在《与十二侄》中也告诫侄子:“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不要在自己所管辖的地区购买贵重物品,这样就不会给人可乘之机。陆游在《放翁家训》中告诫子孙不要羡慕自己没有的东西,这样就不会产生贪求的欲望:“大抵人情慕其所无,厌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竟亦何用?使人歆艳,于我何补?如是思之,贪求自息。”贾昌朝在《戒子孙》中则劝诫子孙不要追求豪华奢侈,否则,就会招致身败名裂的后果:“又见好奢侈者,服玩必华,饮食必珍,非有高资厚禄,则必巧为计划,规取货利,勉称其所欲。一旦以贪污获罪,取终身之耻,其可救哉!”宋代还有一些官员把要求子孙为官须清廉作为祖训,不得违背。如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开篇就说:“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要求儿子必须遵承祖上清白的家风。包拯也将为官清廉作为家训,并严厉告诫:“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立身唯正

  所谓立身惟正就是要求官员在当政时应坚持公心,忠于朝廷,刚正不阿,不徇私情。“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士人无论优劣,都要尽忠报国,“出身事主,不以家事辞王事;为人臣,无以有己。吾说如此,更以大义,裁断之”。官员处理政事,必须时时站在国家朝廷立场上,公正处断。范质的侄子想借助他手中的权力升官,范质告诫说,“吾家本寒素,门第寡公侯”,之所以能够做官,全是凭自己的努力。因此要知足:“尔得六品阶,无乃太为优。如何志为满,意欲凌霄游?”做官只有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提高治国理事的能力,才会获得升迁。范仲淹在《告诸子》中也指出,对功名地位的追求,要靠自己的努力:“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慎勿作书求人荐拔,但自充实为妙。”陈执中的女婿欲求差遣,陈执中不仅拒绝,并且告诉他:“官职是国家的,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欧阳修则教育子侄为官要勤于政事,以公而忘私之心尽忠报国:“汝等并列官品,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

  慎于交友

  宋代,许多家训的作者认识到社会环境、朋友品行对子弟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家教中往往会给子孙一些交友的建议。其一,要注意选择朋友。朱熹告诫其子“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并提出交友的标准:“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叶梦得也主张:“择交每务简静,无求于事,令则自然不入是非毁誉之境,所以游者,皆善人端士,彼亦自爱己防患,则是非毁誉之言亦不到汝耳。”其二,交友要严己宽人。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范纯仁经常劝诫子弟以责己严待友宽的态度对待朋友:“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其三,交友要平等相待。袁采强调无论朋友富贵贫贱,都要同样对待:“见有资财有官职者,则礼恭而心敬,资财愈多,官职愈高,则恭敬又加焉。至视贫者贱者,则礼傲而心慢,曾不少顾恤。殊不知彼之富贵,非吾之荣,彼之贫贱,非我之辱,何用高下分别如此。”陆游也教导子孙,对待朋友,无论其地位贵贱,还是交情厚薄,都要谦逊有礼:“人士有于吾辈行同者,虽位有贵贱,交有厚薄,汝辈见之,当极恭逊。己虽高官,亦当力请居其下。”朱熹主张,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也要谦恭有礼:“居处须是居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语须要谛当,不得嘻笑喧哗。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

  综观宋代家教中的官德教育,确实对造就一批爱国恤民、清廉勤政、公正不阿的官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宋代官德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封建官场中的一些糟粕,如明哲保身、官官相护等。对此,应该客观分析,辩证看待,汲取其精华,更好地发扬优良家风传统,推进新时代家风建设。

  首先,要坚持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宋代明智的士大夫都通过言传身教,对子孙提出明确要求,营造良好的家风。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领导干部的家风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对领导干部而言,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

  其次,要始终把严于修身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要求。宋代官德教育思想中非常强调修身律己、淡泊自持,慎于交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遵循这么一条古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严于修身乃做人之本、从政之基、成功之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贯要求,因此在家庭的官德教育中,必须把严于修身作为根本要求。

  再次,要注重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子女教育的重要内容。宋代官德教育思想中突出强调为民、公正和清廉,不仅体现了封建士大夫的为官之道,也反映了他们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古语道,“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德与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比而言,才不够,可以学;德不行,很难补。要做官,先做人;要立业,先立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树立“以德为先”的培养理念,把职业道德的要求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去,着力营造重德、尚德、修德的家庭氛围。

  (作者:宋建晓,系福建莆田学院院长、研究员,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策工具视角下的古代政府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7BGL223〕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宋建晓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