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社会,面对各种压力,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纾解负面情绪。但一段时间以来,“恶搞”成为娱乐之一,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一些恶搞通过对经典作品、英雄烈士、重要历史事件等的颠覆重构来制造“笑点”“笑料”。尽管恶搞者并非都有主观恶意,但仔细分析这些恶搞的实质可以发现,我们绝不能对它“一笑而过”。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杨 军日期:2018-04-25 09:18:00
-
近20年来,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史学研究也不例外。历史文献、历史资料数据库的建设使史料的检索、复制极为快捷和方便,许多未曾阅读过的书籍中的资料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也能够被直接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是否需要彻底改弦更张?这确实是史学研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需要作细致的探讨和辨析。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乔治忠日期:2018-04-23 09:20:0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今天的中国正成为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大国,我们需要有更为开阔的世界视野去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国运盛则学术兴。我国的世界史研究正获得空前有利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我们要正视目前世界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用中国学术话语构建世界史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升我国世界史研究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刘明翰日期:2018-04-23 09:21:00
-
当前,区域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正在不断拓展史学研究的视角,使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历史。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黄道炫日期:2018-04-23 09:21:00
-
通读苏轼的诗词,可以发现他是一个旷达的人。这种旷达,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想象不到的挫折和磨难。他每经历一次磨难,就对人生想透一层,再经历一次,又想透一层,最后经历了大磨难,才成为今天世人所看到的苏轼。所以,要读懂苏轼,就要读他全部的东西,并对他的人生经历要了解来源:解放日报作者:日期:2018-04-10 09:19:00
-
改革开放近40年了,如果要提一个改革开放的标志性语言,许多人会说“摸着石头过河”,而且认为这是邓小平的原创。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可以作一番考证再下结论。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王达阳日期:2018-04-09 09:20:00
-
宋代家教中不仅鼓励家族子弟勤奋学习谋求功名,而且也重视教育子弟登科及第、入仕当官后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官德,当好官,尽忠报国,这样才能光宗耀祖,名垂后世。宋代家教中的官德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以民为本、清廉淡泊、立身唯正、慎于交友等四个方面。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宋建晓日期:2018-04-09 09:24:00
-
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经济、政治、民族、文化、外交等很多因素都起了助推器的作用,但不可低估的是意识形态的瓦解,而意识形态领域的坍塌正是从历史虚无主义开始的,牢记苏联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坚持不懈地与国内的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对维护党的领导,对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极为重要。来源:红旗文稿作者:欧阳向英日期:2018-03-27 09:28:0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必然给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新要求。对于历史学来说,新时代给历史研究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历史学家怎样才能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新使命?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姜义华日期:2018-03-26 08:39:00
-
众所周知,治史须从目录学入手。以往治中国史者在撰文以前通常都会查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或《书目答问》等书,从中了解有哪些人撰写的哪些书是在自己所撰论著范围之内,然后翻阅并用卡片记下自己所需材料,在撰文时加以征引。这样的做法不是不对,可是未必精准,有时征引之文竟为断章取义。作为20世纪蜚声海内外的史学家,陈垣先生的方法与此不同,他要求“读其书且知其人”。这对于今天治史仍有重要启发。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刘家和日期:2018-03-26 08:38:00
-
历史学发展的这种尴尬局面说明,不是历史学本身失去了吸引力、感染力,而是一些历史学研究成果失去了时代性、现实性,不注重社会功能的发挥,不关注公众的真正需求,从而陷入自我封闭、孤芳自赏的境地,而这恰恰也是历史学研究缺乏创新动力的重要原因。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任吉东日期:2018-03-26 08:38:00
-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他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时就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他还说过:“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来源:解放日报作者:陈挥日期:2018-03-20 09:10:00
-
今年恰逢徐寿诞生200周年。他是江苏无锡人,但上海是他后半生工作的地方,其主要业绩和科技成果也发生在上海。本文讲述了几则关于徐寿的创新故事,来纪念这位晚清“第一巧匠”,学习他的工匠精神。来源:解放日报作者:朱亚夫日期:2018-03-13 09:18:00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被后人称为“中兴之主”。这一切离不开所谓的“天人之所辅赞”,但最关键的是他善于识人用人、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来源:解放日报作者:殷啸虎日期:2018-03-13 09:17:00
-
《周易》中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个人如此,国家民族亦是如此。仰观与俯察代表了中华民族祖先观察世界的方式,并由此演绎衍生出了中华文明的一系列特质。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胡淼森日期:2018-03-05 09: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