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首页中区 > 军事 > 正文
古典兵学与中国军事传统
2019-04-01 09:21:00  来源:学习时报

  中国古典兵学著述可谓汗牛充栋,经过血与火的锤炼检验,蕴藏着丰富的军事理论实践经验。随着时代分合攻守之势变迁,逐步凝练出言兵用武的基本原则及普遍追求,展现出中华文明特有的思维方式。

  贵和慎战

  中国传统治世智慧多与上古“圣王之治”参照比对,擅长从生死的根本问题看待文武关系,尤其以“贵和”作为战略指导,采取审慎理性的态度看待内外战争,这也是古典兵学思想重要的内涵品质。“贵和”首先是“贵生”,“慎战”则基于“兵凶战危”的普遍认同。同时,善于从战争起源及属性,肯定用武的必然性合理性,形成了早期朴素的看法,以至后世对战争根本问题的讨论实践,基本围绕“诛暴乱”“禁不义”“平乱除害”“以战止战”等主题展开。唐太宗在《帝范阅武篇》中更是将武备意义上升到保持全民国防意识及状态的高度来理解,指出“好战则民凋”“亡战则民殆”。中国传统兵学思想对战争的定义,往往显得异常理性,极力反对穷兵黩武,更不主张偃兵息武,而是将道义挺在前面、以“贵和”为根本追求。自上古五帝时已自觉将“亲睦九族”“协和万邦”与用兵挂钩,如《史记五帝本纪》所载,轩辕“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武王伐纣以“吊民伐罪”为感召,目标直指推翻殷商暴政,赢得了“八百诸侯”追随及商民的同情,致使殷商军队“临阵倒戈”,最终开辟政治昌明、格局宽大、和合天下的新局面。

  战法本于政胜

  有关政治与军事之间关系的讨论实践,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是由来已久,“文武相资”“文武并用”是基本主张,很早就认识到政治是军事的根本、军事是政治的另一种继续,以及军事服务服从政治的道理。《商君书战法第十》明确提出“凡战法必本于政胜”的概念,认为政治上的良善是赢取战争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司马法仁本》指出“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其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直接点出了“武功”是实现“文治”必不可少的手段;《尉缭子兵令第二十三》围绕用兵作战提出“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文里武表的主张,将军事手段作为达到军事目标的骨干,而以政治眼光作为考察利害、识别安危的根本。另一方面,古代帝王在论述文武关系时,往往从实践层面高度一致地认同文武并备并行,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范》“阅武篇”“崇文篇”结语中明确“文武二途,舍一不可”;明成祖朱棣也提出“文武并用,久长之术”。智慧用兵

  战争是严酷的,事关国家人民的生死存亡。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武力的运用不仅是实力的较量,更是智谋的角逐,强调“知彼知己”、重视“先计后战”、主张“伐谋伐交”、追求“全胜”等原则,抓住了如何高效使用武力的关键,也明确提出反对“暴虎冯河”式的匹夫之勇。《孙子兵法计篇》提出“庙算”在确保战胜的重要性,并将其量化为“五事七计”,点出了需要着重关注的敌我对比事项;不仅有原则性的阐释,也有涉及战争要素的展开论述,《虎钤经先谋第十五》直接明确了“用兵之法,先谋为本”,强调把握不同的作战意图所对应的要素,提出出征必先安民、攻伐必先通粮道、布阵必先争取地形优势、胜敌必先内部团结、坚守必先有力量贮备、提升战力必要严明赏罚等原则。此外,还倡导“伐谋”“伐交”,尽力避免“伐兵”“攻城”这种高成本使用武力的情况出现。如楚汉争霸时期,韩信“背水列阵”并灭赵国后,意欲继续进击燕国,在李左车“按甲休兵”建议下,采取积极举措稳定赵国,最终成功迫使燕国不战而降。

  注重大一统

  历史上很早就以“道义”“天下”“和合”等价值追求来规约战争,建立了尊崇仁德、治平天下、协和万邦的价值体系,并以此作为使用武力的基本原则,催生了以追求天下一统为最高目标的独特的战争观。周兴灭商的过程,即是借“天命”以清除暴政、安抚百姓的过程,后平定“三监”叛乱、征讨东夷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也都是为维护周王室所统领的天下安平而作出的决断。尽管后世“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朝代兴替更迭无不以维护“治平天下”秩序作为使用武力的重要依据,尤其是秦以后维系大一统格局成为安定天下的基本前提。中国历史上时常出现南北分裂的局面,凡是有作为的帝王将相,均能以完成统一大业作为责任担当,如隋文帝杨坚建朝伊始便着手灭陈的各项准备,直至开皇八年(588年),终成摧枯拉朽之势,仅用时月余便统一了大江南北。在维护王朝稳定统一的政治格局方面,寻常百姓也联合起来对抗反叛,甚至成为平叛治乱的坚定支持者,如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等人勾连叛乱,民众便自发武装起来,与唐军并肩抗击叛军,可见“家国天下”一体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大一统格局在文化和事实上的定型,也使言兵用武的保卫功能凸显出来,本身就引导着军事行动的目标指向,从而使武备有了宽大的格局和眼界。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董伟 丁涛   编辑:杨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