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政声 > 最新推荐 > 正文
从能源转变看江苏动能转换
2018-04-11 09:55:00  作者:苏电  来源:理论之光

  在江苏,电力变化频频传递出加快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讯息。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迭创新高,总量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但也面临增速下滑、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江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哪些过剩落后产能正被淘汰?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如何?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电力变化的数据提供了答案。

  首先,从全年用电特点来看,2017年,江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社会用电量为5808亿千瓦时,增长6.4%,整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这其中,工业用电逐步回升曲线明显。2017年四个季度,江苏工业用电增速分别为1.0%、3.4%、6.7%和6.9%。

  其次,从产业用电结构来看,2017年,第一产业用电较上年增长7.94%,第二产业用电增长4.64%,第三产业用电增长13.4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0.46%,第一、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在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占比中不断增加,用电结构向好。与之相对应,江苏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最显著的是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工业增加值,2017年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50.3%,推动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江苏效益转变。

  最后,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行业数据来看,新旧产业用电量呈现分化。高耗能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量持续下滑,用电增速为负5.0%,拉低全省用电量增速0.42个百分点;水泥制造业用电增速为负5.0%,拉低全省用电量增速0.0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用电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商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房地产商务服务业、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用电同比分别增长18.6%、10.3%、11.8%、17.3%、10.6%。

  这些用电数据显著变化的背后,是江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布局高端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迈上高质量台阶。

  从供给侧看,首先,江苏建设苏州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在苏州,清洁电从远方来,有全国第二条世界领先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输送过来的是清洁的水电,输送功率达到苏州最高用电负荷的1/3;清洁电从身边来,光伏、风能实现电网100%消纳。苏州电网的技术是世界一流的,拥有世界第一座500千伏电网潮流控制技术(upfc),给电网装上红绿灯,实现负荷高峰时的电网自动化经济可靠调度,消除电网“卡脖子”、局部地区供不上电的情况;拥有全国第一座新能源小镇,16项世界首台首套首条的一流电网技术正在这里建设,将为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提供极大便利;拥有世界第一套“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也就是世界最大的虚拟电厂,等同于给苏州不建实体电厂、增加供电能力300万千瓦。在苏州,还有世界第一条长江水下特高压线路,这条线路不仅提高了江苏接受区外来电的能力,而且极大提高了江苏电网的可靠性。

  其次,电力供给保障有力。电力供给方式实现由就地平衡为主向区外清洁能源与省域电源协调互济的转变。一方面,江苏省内发电装机结构持续优化。至2017年底,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达1709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的14.9%,比2012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其中,光伏发电并网装机907万千瓦,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风电并网装机656万千瓦,海上风电规模居全国首位。2017年,新能源发电量290.5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的6%。燃气机组装机达到1348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的11.8%。核电装机200万千瓦,2018年还将新增200万千瓦。省内清洁能源快速发展,表明江苏能源生产结构持续优化。

  此外,在全省勠力减煤的背景下,引入区外来电在保障能源供应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2年投运的四川锦屏到苏州同里的特高压线路输送四川的水电已经达到1500亿千瓦时。2017年,江苏电网相继再投运从山西、内蒙输送过来的特高压线路,雁门关-淮安、锡盟-泰州的特高压线路,大大提升了外电入苏的能力,江苏电网受进区外来电最高负荷达2331万千瓦,占最大用电负荷的23%;年受电926亿千瓦时,与2012年相比翻了一番。来自四川锦屏、长江三峡的水电以及山西、内蒙古的清洁电力等正源源不断地送到江苏,有力支撑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侧看,煤炭在江苏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下降,电力的消费比重不断提高,能源消费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呈现低碳化、清洁化的趋势。江苏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江苏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3.4%,比2012年下降5.6个百分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方式,是江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主攻方向,“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电能替代稳步推进,清洁电能的占比不断提高,替代电量由2012年不到10亿千瓦时增至2017年的13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煤消耗727万吨。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电采暖、工业电锅炉、农业电灌溉、岸电等电能替代项目,不仅助力美丽江苏建设,还拓展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改革层面来看,电力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挺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总量猛增。2017年,全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总量达184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其中,大用户直接交易成交1265亿千瓦时,较2016年翻了一番,规模居全国首位。今年,预计全省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将达到2450亿千瓦时。市场化配置资源,给用电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当前,进一步支撑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已成共识。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江苏电力将不断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持续加快调整电力结构,优化电源布局,升级电网网架,不断提高电力系统效率,以电力发展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王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