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智库 > 最新推荐 > 正文
推进城乡融合 振兴乡村文化
2019-11-05 08:08:00  来源:新华日报

  决策眼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乡格局经历了从“二元对立”到“融合发展”的历史变迁。基于“城市中心论”思维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经济领域的“重城轻乡”导向,使优质资源要素加速向城市集聚;社会领域的城乡二元鸿沟,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乡村“空心化”困局不仅导致了乡村精神的边缘化,而且给乡村文化带来了秩序失衡的发展困境。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走出文化困境提供了无限可能。而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的贯彻和实施,又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现实方案。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延续乡村文化脉络。守护乡土记忆、延续乡村文化脉络,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留住乡愁的具象记忆。通过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工程,分门别类地梳理传统民居、古老村落等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再造乡土建筑和生活系统。另一方面,要延续乡村文化脉络,重构乡土文化的意象系统。深入挖掘地方曲艺、农耕技艺、民间礼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旧祠堂、古戏台等为载体打造乡土文化新地标。通过举办礼仪教化、乡风传承、道德评比等活动,唤醒乡村文化的审美取向和艺术价值,打造兼具道德教化和知识普及意义的精神家园。同时,还要注重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推动乡村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唤醒乡村文化认同,重塑新时代乡村精神。构建具有正确价值观支撑的乡村道德体系,是重塑乡村精神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主流价值观,其中蕴含的家庭观、道德观、世界观,为重塑乡村精神指明了方向。在国家层面,乡村礼俗“尚和合、求大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文明、和谐”精神一脉相承;在社会层面,乡村礼俗强调“扶正扬善、握法处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公正、法治”辩证统一;在个人层面,乡村礼俗弘扬“诚信守正、宽厚孝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诚信、友善”高度耦合。在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要对乡规民约等乡村礼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下进行乡土化再造,使其内化为情感认同,外化为行为习惯,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支撑。

  培育新乡贤文化,规范乡村文化秩序。人才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源头活水,要充分发挥以新乡贤为代表的乡村精英群体的主体作用。乡贤文化是由历代乡村名贤嘉言懿行积淀下来的优秀农耕文化形态,既是地理意义上的文化寄托,更是连接乡愁、传承文明乡风的重要精神纽带。在传统乡村社会,乡贤文化有力促进了宗族自治、民风淳化和乡村集体认同,助推了农耕文明时代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的养成。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返乡精英、大学生村官、道德模范、文化能人等新乡贤的智慧和力量,引导乡村社会形成见贤思齐、见德思义的共同价值规范,进而为维系乡村文化秩序提供价值引领和人才保障。

  构建城乡文化互哺机制,促进城乡文化发展融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城市和乡村文化资源禀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只有随着城乡文化融合,才能使城乡居民平等地、自由地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中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了城乡关系从分离到融合演进的总体趋势,并为新时代推进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适时提出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既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历史逻辑,也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高度契合。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必须构建城乡文化互哺机制,以促进城乡文化的情感认同和交流融合。通过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吸引资本、技术等文化资源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通过建立城乡文化人才结对帮扶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动能。

  (执笔人:刘志刚 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杨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