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智库 > 最新推荐 > 正文
做出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江苏作为
2019-03-12 09:02:00  作者:□ 陈 柳  来源:新华日报

  智库出品

  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指现代产业体系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种能力体现为本国资本具有控股权的实体对核心技术、标准、品牌等要素的掌控能力,通过维护国家在该产业的生存权、定价权、收益权等方式,较大程度上掌握和控制产业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从而保障国家的产业安全。

  从省级层面来说,没必要、也不可能在现代产业体系的所有领域和环节都取得控制地位。这就需要我们一是从国家需求出发,二是根据省情扬长补短,基于这两个层面考虑哪些产业、哪些环节需要集中力量补最短板,获取最高的边际收益。

  结合国家发展需求和江苏产业特点,选择和确定自主可控的产业可以按照以下原则:一是市场容量原则。中国市场占国际市场比重较大,但国内企业控制力弱的代表性产业亟待加强竞争力,对此江苏要有所作为。二是产业安全原则。部分核心技术首先运用于军工领域,我省要结合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产业上有所布局。三是基础产业原则。信息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用到的基础技术和材料很多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提高这些行业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率。四是前沿趋势原则。类人神经计算芯片、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应用系统等人工智能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是未来的方向,要未雨绸缪,积极布局这些前瞻性产业。

  集中资源对重点产业进行攻关,需要努力发挥当前我省各类优势:一是发挥产业集群优势。要对重要环节发力,在产业集群中培育更多的掌握产业链命脉的“隐形冠军”,而不是更多的组装企业。更高层次上理解高质量发展中“亩均产出”等指标的含义,不仅仅要看亩均产值乃至亩均税收,更要看企业所处的环节对产业的控制力。二是发挥科研院所学科优势。要支持科研院所、中央企业等主体承担体现国家意志的攻关任务,不断创新和完善创新体制,支持科研院所与我省各类创新主体联合攻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三是发挥独特的市场优势。要抢抓机遇,在物联网、大数据领域、工业自动化等重点环节进行突破。四是发挥在前沿领域的相对后发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产业演化过程中技术路线的转换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

  构建我省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集中资源对关键产业和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具体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考虑:

  选择产业链环节实施市场势力对等战略。从产业实践来看,随着现代产业链分工的细化,一条产业链当中可能存在多个重要的环节,可以采取次优的对等战略,在产业链中选择壁垒大致对等、但更能发挥相对优势的环节突破。可以设想:即使我们没有高通、博通这样的芯片设计企业,但在芯片制造环节有台积电这样的企业。当前,中国在集成电路前段和后段相关设备和材料公司有30多个,几乎所有的设备行业都有涵盖,但绝大多数关键设备都还不够成熟、无法商用化。“大而全”不能形成对等势力,江苏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等环节集中突破,为国家产业安全作出贡献。

  推动现代产业体系之间的协同发展。现代产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产业之间具有相当的协同性。在新兴产业之间,一个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个产业的瓶颈,可能也将制约其他新兴产业的进步。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受到新材料行业高端隔膜的制约;电子 LCD 制造用光刻胶核心技术至今被TOK、 JSR、住友化学、信越化学等日本企业所垄断。因此,从省级政策层面上来说,应当考虑到发展现代产业不是孤立支持某个产业或企业,而需要着手建立重要产业之间联合技术攻关的机制平台,实现相关行业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

  着力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空间布局。发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突出作用,着力在区域内谋划布局代表我省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产业地标。深刻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含义的动态性,提出新兴产业梯度转移的概念。对于现代产业体系范围之内,但主要是加工性质、仍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产业和环节,比如光伏等,主要引导企业向苏北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在小区域范围之内,比如一市之内要尽量避免项目之间恶性竞争,可以借鉴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建立项目信息首报避让机制,减少不合理的重复建设。

  引导最优秀、最有实力企业加入到关键领域的攻关中。对核心领域的攻关需要长期的积累,必须忍受较长时期的亏损。这需要政府各类专项资金支持,更需要已经具备强大实力和资本持续投入的企业。从全国范围内来说,阿里、腾讯这样主要依靠商业模式创新的互联网独角兽,正聚焦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距离互联网较近领域的核心技术;宝能、恒大这些依靠房地产实现资本积累的企业,也正在进军新能源行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了先进制造业,江苏在零售、传统制造、房地产等领域也有不少全国领先、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要引导这些企业运用资本、管理方面的能力投身到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中来。

  运用市场优势增强技术引进的谈判能力。中国巨大的、特有的市场是引进国外高端技术的重要优势,高铁行业是利用国内市场引进、消化、创新技术的典型案例,汽车行业总体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这一模式,首先是要选择对中国市场依赖较大的产业进行技术引进和谈判,目前看来,环保行业、核电、老龄化产业都属于这样的类型。其次,为了增强买方市场势力,对跨国公司进入的技术转让要通过省级层面协调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联合,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进行集中谈判,能够让我们最强的消化吸收平台对接国外关键技术环节。

  (作者为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