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智库 > 成果要报 > 正文
建立“普惠型”市场经济治理制度
2018-12-18 09:21:00  来源:新华日报

  企业强,则区域强、国家强。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市场化改革的胜利,民营企业兴旺发达的地方,也是市场化力量繁盛、繁荣富强可持续发展的地方。当前的民营企业困局是现代化市场经济治理缺失所造成的,需要推动特惠制向普惠制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转型。

  近期,《人民日报》刊登了《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也即“百强县”排行榜。从榜单中可以注意到,前十强中,六个是江苏的,这其中除了昆山是“台资企业”集聚高地外,其他经济主体都是民营企业。江苏民营经济的成功是支撑起“百强县”巍巍壮观的重要原因。江苏的民营经济,其发展地位与意义概括起来四句话:发展的重要力量,“走出去”的主力军,创新的主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事实证明,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的根本力量。

  现代化市场经济治理不外乎三种基本力量:政府、市场和社会。这三大主体共同构成发展生态系统,设若社会弱,三足平衡失调,强政府与强市场博弈的结果还是政府强,可能破坏市场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民营经济的困境,很大程度是政府过度干预经济以致资源配置失衡造成的。现在普遍的声音是要重视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给予扶持政策。推进现代化市场治理结构的完善是根本之策,这需要持续的努力,需要改革与制度创新。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与日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市场治理模式。美国属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即各个企业大多单打独斗,市场运行较少受到政府或其他非市场协调机制的影响,表现出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趋势。日本则属于协调市场经济治理模式,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与内部职工、与金融机构有着稳定的协调协作关系,市场活动更多地受到政府或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成功最核心的经验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胜利。在渐进的、局部放开与试验再推广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宏观调控的主角。如果说我们的“市场经济治理”过去有一些机制,使得我们的制度在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增长,那么这种体制机制多为“特惠制”。如从区域层面而言,就是从沿海向内陆、由点到面,鼓励地方竞争,中央赋权改革的方式。从企业个体而言,是我们给予一些企业或一类企业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制度障碍。

  当前,这种特惠模式发挥良好作用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甚至一些领域与区域在特惠模式下出现了资源严重错配的情况。所以我国“市场经济治理”需要从政府主导的“特惠制”,向市场、政府和社会三方均衡的治理转型,需要推动建立民主、法治、公正、透明的“普惠型”市场经济治理制度。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金融研究所)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包 卿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