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新论 > 最新推荐 > 正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0-09-22 09:50:00  作者:蒋 艳  来源: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新时代高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筑牢政治底色,以坚定的信仰引领学生。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坚定信仰、心系家国,成为大学生思想和灵魂的塑造者与引领者。高校思政课以传递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为己任,因此,坚定的政治立场、纯洁的政治品格和崇高的政治信仰是思政课教师最首要的职业素养。“欲人勿疑,必先自信”“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筑牢理想信念的“压舱石”,提高党性修养,涵养政治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主动回应时代发展之需,坚定“四个自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敢于向落后思想和错误思潮“亮剑”,积极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用自身的理想信念点亮学生成长的精神灯塔,为培养“时代新人”引领航向。

提升业务素养,以深厚的功底赢得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创新思维、开阔视野,成为知识和真理的传播者与启发者。思政课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关注世情、国情和社情的变化,时刻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方针等。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趋势和规律看,教师的思想状态和认知水平往往决定了其所教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因此,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信息,既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又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依循思政课教学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推进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打造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学的高精尖水平的“金课”,想方设法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使“高大上”的理论更加“接地气”,使“有深度”的知识更加“有温度”,使“有意义”的课程更加“有意思”。

完善师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德观,严于律己、完善人格,成为诚意正心、知行合一的倡导者与示范者。“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包括教师在内的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等。师德既是特定社会对教育工作者职业操守和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外在的职业规范,同时又是作为职业教育者自身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是一种内在的德性修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慎独自律,努力提升师德修养。既要有“明大德”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和“守公德”的道德规范、社会责任,又要有“严私德”的品德修养和高尚人格。思政课教师的人格塑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明师道”“强师能”“显师德”“铸师魂”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授业”“解惑”的能力和本领,更重要的还要有“传道”的能量和魅力,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自觉成为为学为人的表率,成为学生喜爱的人。”

【作者为南京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18YJA710017)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王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