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脉动 > 最新推荐 > 正文
新文科建设呼之欲出令人期待
突破学科壁垒 拓展学科内涵
2021-03-16 14:00:00  来源:新华日报

本报记者 袁 媛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成为各个高校的关注焦点。为何要进行新文科建设?它“新”在哪里,又如何推动人才培养?新学期之初,本报记者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请他们立足自身研究领域,围绕新文科建设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

大变局召唤新文科

说到新文科建设的价值,专家学者们首先从宏观角度,对新文科与新时代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阐述。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召唤新文科,中国综合国力快速提高、社会面貌迅速变化,一定会伴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周德群分析新文科建设背景时指出,新文科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关系着社会的繁荣发展,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提升文化自信也需要发展新文科,发展新文科有利于培养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人。

“文科的高度反映着国家的精神高度。”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林海认为,中华民族走在复兴之路上,需要一个与时代相符合的高水平文科。建立新文科,就是要建立一个与新时代地位相称、内涵相符的文科教育体系,就是要通过高质量的文科教育,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苏中特中心省社科院基地副主任、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丁宏对此表示认同。他提出,从历史上看,凡是社会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思想创新活跃、科学成果丰硕的时代。当前我国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已近在眼前。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往往产生于繁荣昌盛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之中。提出新文科的建设,正是适应这个伟大时代的要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吐故纳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使我们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迈上新台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卞志村认为,文科教育旨在增进个人对社会发展中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及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演变的认知与了解,在为各学科人才厚植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国家而言,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其本质更是教育的竞争。同时,文科教育也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

加强学科建设需要新文科

在专家们看来,建设新文科的必要性还在于,它是学科发展的自然延伸,是学科规律的使然。

“新文科的提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一并提出的,这反映了新的发展格局对于我国学科建设的使命呼唤。”在丁宏看来,当今社会问题的复杂化,促使很多学科走向了“精耕细作”的专业化道路,这本身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如果太“精”太“细”,难免会有单一学科的局限性,走入死胡同而不能自拔。新文科正是强调要用广博的学术素养来开拓学术视野,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吕林海从实践角度进行了解读。他说:“高深知识已经跳脱出了传统所认为的幽静的象牙塔,已经需要为社会发展的现实负责,需要能参与到社会的发展和改进进程之中。”他认为,今天的知识生产,可谓百花齐放、渠道多元。在政府的行政工作中,在媒体的新闻活动中,在学校的教育生活中,在医院的医疗行动中,在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时时刻刻、点点滴滴中,都能产生问题、涌出理论。思想和理论不仅仅是从安静的书斋中来,更可以来自于现实的行动和反思,来自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土壤之中。

卞志村分析了传统学科分类的弊端。他认为,近年来我国文科学科发展逐步暴露出文理分科过早、学科门类分化、培养方案雷同等问题。在他看来,新文科建设将是一次对现有学科框架进行深度改革的良好契机,有利于解决上述突出问题。与此同时,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文科教育在此过程中不可或缺。此外,数字化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个人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未来文科教育需要向多样化、个性化、自觉化等方面全方位发展。

周德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解读了新文科建设的必要性。他说,中外高等教育的经验表明,人类社会越是发展,对人本身的关注度就越高,对与人的发展相关的知识需求就越迫切,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就越高。因此,新文科建设也是学科建设不断深化的结果,更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

新文科新在哪里

谈到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的区别,专家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新文科进行了“精准画像”。

卞志村站在“学科管理”角度作了“素描”。他认为,传统文科教育往往是被动适应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无法较好地满足我国的现实需求。而新文科建设旨在将文科教育打造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一环,致力于培育不同层次与类型的新型文科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从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在传统的学科管理下,文科教育知识体系呈现体系化、秩序化,而持续推进的学科分化与整合正使这一体系变得日益庞杂。新文科建设的重点在于人文和科技的跨学科结合,倡导学科的开放、交叉、融合,主张建立多元主体的跨学科发展模式,有利于破除现行学科管理带来的困境。

周德群对“知识体系”进行了“侧写”。他认为传统文科以现有的主流知识为基础,这样就很难跳出西方的价值体系和人文观点。而新文科建设则注重立足于中国情景,研究中国问题,融会中外优秀文化,在知识体系上着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更有力地发出中国声音。

丁宏以文科“发展历史”为主题“写生”。他认为,新文科一方面是对于古老学科传统的“回归”: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的发展就成为哲学思想发展的丰富源泉;另一方面也是新发展趋势的体现:近年来高校纷纷组建文科实验室,引进跨学科的实验设施和研究方法,在探索提供复合型创新性教学实践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因此,新文科将先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进行学科重组,打通研究脉络;再把自然科学融入社会科学,促进新技术、新科学的知识和人文话题相融合,为文科专业领域研究提供新的刺激和动力。

吕林海“勾勒”了“教育评价”。他认为,新文科的教育评价之变不仅针对学生,更包括教师。新的评价方式强调过程评价,强调在文科研究中的个体贡献;强调创新导向,强调个体能贡献什么样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发现;强调合作导向,强调相互合作、跨界关联,在彼此关联中形成新的思考、新的理念和新的发现。

建设新文科需要创新理念和制度

新文科的“新”,必然要以制度创新体现理念更新,通过架构的优化、细节的调整,不断推进新文科建设。

周德群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通过新文科建设传播中国文化价值,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文科理论体系,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二是通过新文科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三是通过新文科建设推动全社会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的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集聚思想与精神力量。他以南航经管学院为例进行了具体介绍:学院不断探索和实践“学科融会、校企融通、科教融创、中外融合”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较早地开展了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改革,打通专业之间的壁垒;通过与理工学科进行深度交叉,打造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探索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通过人员双向兼职,校企联合命题组织“军演式实习”,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通过“主题创新区”等平台,将教师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通过本科生海外交流计划、海外实习计划等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上述举措,文科生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丁宏介绍了他对新文科的建设构想:首先是在组织架构上进行新的探索。新文科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需要有新的组织方式对其进行支撑。文科实验室是一种探索,有些高校探索成立跨学科的文科研究中心或研究院也是一种选择。其次是在激励机制上进行新的探索。新文科意味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知识结构和全新的课程安排,这对于传统学校及教师来说是莫大的挑战,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去激励或引导他们迎接新文科,更新现有的教学范式。再次是在培养机制上进行新的探索。新文科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大教师队伍的倾力投入,如何在保持高水平专业化教育的同时,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交流及教学,这需要在教师的培养模式上作出新的改变。最后是在评价机制上进行新的探索。旧的“四唯”评价模式已然打破,新的评价体系尚在探索过程中。相对传统文科,新文科的建设效果更加难以评估。如何更加尊重交叉学科的发展规律和价值特点,通过诊断建议性评价,推动新文科的成熟发展,是新文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卞志村以金融学科为例,认为第一要坚持新文科育人育才的基本目标,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金融从业人员更容易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三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尤为重要。第二是积极探索“金融+”的跨学科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科技积极引入金融学科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学科创新发展。还可尝试引入部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打造“金融+新材料”“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复合型专业背景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熟悉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金融人才,更好地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第三是人才培养要有国际化视野。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进一步加快,具有国际化背景、熟悉国际规则的金融人才队伍将是我国参与国际治理的重要资源,也是维护国家安全、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国内财经类院校要积极引进国际通行的最新金融理论与技能,通过开展高层次、多样化的国际交流和中外合作办学,在讲好中国金融故事的同时,培养好中国金融人才。

吕林海提出,新文科建设要在理念和方法两个层面展开行动。在理念上,要树立“价值引领、文化自信、开放包容”的文科理念。所谓价值引领,就是要明确文科教育的价值主线,确立文科的价值立意、价值关怀、价值塑造之特质,让价值成为牵引文科教育的精神主线;所谓文化自信,就是要深挖文科教育的传统文化精髓,通过文科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出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挺立”的中国人;所谓开放包容,就是要确立文科建设的视野开放、知识包容的理念,能兼收并蓄、融合创新,鼓励跨界合作、大胆突破,在边界处找机遇、在联系中寻创新。在方法上,要强调“关联实践、创新活动、资源投入”的实施路径。关联实践就是要让文科教育与现实实践相联系,让各个学科的文科学子走入现实,观察现实,反思现实,研究现实,在实践和理论的相互浸润中去理解学科,进而超越学科;创新活动就是要让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创新实践的过程,鼓励研究型学习、项目式学习、问题式学习,学习与探究相互整合,概念与经验彼此连接,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资源投入就是要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各种要素的联系,创建一种鼓励跨界、合作、实践的新文科教育的整体氛围和环境,特别是对场地资源、工具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创造性整合和投入,以达到新文科教育实践的可能。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