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脉动 > 最新推荐 > 正文
内外兼修、精管善治, 让美丽宜居触手可及
2020-08-25 08:24:00  来源:新华日报

南京市城治委第三届公众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王承慧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苏城市智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胡小武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特任研究员 何 雨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规划师、研究员级城市规划师 汤 蕾

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作出系统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决策部署,并明确将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推动打造环境优美、人文醇美、建设精美的美丽宜居城市。如何让城市更宜居、更有特色、更加美好?本报记者邀请4位专家学者圆桌对话、深入探讨。

宜居就是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记者: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是美丽江苏建设的主抓手之一,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城市的宜居性?

王承慧:从城乡规划研究的角度看,宜居性是指空间、社会和环境的特征和品质,是否有利于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生活质量,既有个人的宜居性需求,也有集体的宜居性需求。二是宜居性是因地、因时、因人而动态变化的。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的生活质量需求及其优先性并不一样。三是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住房体系、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绿地系统、市政设施、物理环境、安全保障等诸多系统。四是宜居性的营建依赖制度和机制,既包括自上而下的政府公共服务,也包括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和居民共建,还包括非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的专业支持。比如,城市治理公众委员的专家委员在城治委平台上的专业支持。

汤蕾:说到宜居性,不妨以一个街区的蝶变来说明。南京市姚坊门宜居示范街区是江苏省5个“省级宜居示范街区”中的一个,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当于城郊接合部,未改造之前工业用地较多、环境相对较差、社区服务配套不完善。在广泛调研、收集民意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它的宜居性:一是住区质量改善,从老旧小区改造做起,提升居民生活的品质。二是交通安全友好,一方面解决居民停车需求,另一方面为老年人营造安全的步行环境和休息场所。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既包括社区菜市场的建设,又包括社区服务中心、体育场馆、社区图书馆、会议室、儿童乐园等设施的共享。四是交往场所舒适,该小区属于一个熟人社会,居民交流沟通的需求较高。我们把口袋公园和社区公园作为重要交往场所进行精细化打造,同时注重城市记忆的展示,把姚坊门一些工业遗产的符号融入到各种建设当中,唤醒居民对街区的认同感。

从“输血”到“造血”,这是一个问题

记者: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定然绕不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当前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胡小武:老旧小区改造是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板块,或者说是“补短板”的工程。当前,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公众参与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让老百姓全过程地参与。其二,融资渠道或资金投入模式的问题。目前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而民间基金、居民本身投入资金极其有限。怎么引导、激活或培育老百姓愿意为家园付费的社会心态和行动,将是一个关系长远的课题。其三,老旧小区改造中多少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如停车难、养老设施缺乏、物业管理不完善等,需要得到系统性解决。像南京推行的“菜单式”改造方式,整体来讲很不错。老百姓列出需求清单,以政府为主的改造方进行以需求为导向的满足,总体上有助于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的效能。但也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让专业的、高质量的规划设计,和百姓实际意愿形成一个有效的融合和对接。

何雨:从政策意图看,美丽宜居城市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目的,而老旧小区改造则是美丽宜居城市的手段。人们常说,我国的城镇化是一种外延式城镇化,是一种土地城镇化。其隐含的意思就是,我国的城镇化主要集中在新城区。与之相对,作为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的老旧城区,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边缘化状态。与高度现代化的新城区相比,无论是在空间形态上,还是居住体验上,老旧城区留给人们更多的是破旧、衰败的城市印象。所以,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主阵地与突破口,切中了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城市人口的民生堵点与痛点,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本位、民生优先的价值关怀。

改造老旧小区,是一个公益性与市场性交织、传统性与现代性相汇、运动性与自治性兼顾的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无论是目标、理念,还是方式、手段,都有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更加耐心、细心,也需要更多劳心、费心。比如,如何能有效运用市场化手段,同时让公益性真正落实?如何把自上而下的政府善意与自下而上的民众自治结合起来?都是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老旧小区改造,要实现两个意愿、两种能力的结合:要把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善政意愿与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结合起来,要把政府的强制动员能力与民众的社区自治能力结合起来。

不止于美观,更强调归属

记者:在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中,如何体现系统性和集成性,有哪些矛盾点和重要关系需理顺?

何雨:美丽宜居城市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生活愿景,但实现这一愿景需要系统性谋划、集成性创新。拿老旧小区改造来说,重点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是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老旧城区,包括老旧小区,是城市的文脉所在,见证了数以千年的城市风雨,也是城市的灵魂所系、根基所在。要千方百计做好对各种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万万不可一拆了之。同时,可以前瞻性谋划,预留足重要节点历史文化遗存未来开发与发展的空间。

二是墙内与墙外的关系。老旧小区改造,最终都是以完整小区作为推进对象。为此,既需要处理好小区内部的各种利益诉求关系,也需要处理好由施工引发的墙外关系。如有可能,在以小区为单位的项目中,预留部分资金用于墙外的包括道路在内的公共设施的改造与升级。

三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老旧小区改造,是短期工程,但要有长远思维。此前,围绕老旧小区整治问题,各个城市都相继推进了数轮,但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出新易,保新难”。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出新工作,往往过不了几年就会故态复萌,恢复到以前老样子。为此,务必要有“管长远”的谋划,采取“管长远”的对策。

汤蕾:打造江苏省级宜居示范街区时,我们特别注重整体提升、系统集成建设,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什么补什么。由此,在项目推进过程当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做好沟通协调。比如,街道空间整体改造包括路面的整治、车行道和人行道的调整、停车位的重新规划、沿街店铺店前空间的改造等,涉及多个管理部门,需要做许多沟通和协调的工作。再如,某些人行道的改造,局部空间需要拓宽,对小区围墙进行挪动,这就牵涉到有关部门和居民的诉求,同样需要去沟通和说服。

在建设美丽宜居城市过程中,需要做到两个转变:一个是从补短板向系统集成建设转变。以往只是从单个问题入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去解决什么问题,但现在更强调整体的、系统的视角。通过对住区、街区进行体检,发现问题,然后从整体的视角加以解决,特别是要实现各条块的结合和多部门的合作。一个是从硬件提升转向人本关怀。以前比较关注外立面改造,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看上去面貌焕然一新,但现在不仅仅是强调更加宜人、更加美观,而且要强调让居民住得更加舒适、更有归属感,这就要求更加注重公共参与和共同缔造,吸引居民全过程参与其中。在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把当地的历史记忆、风俗传统等软特征考虑进来,让居民能忆得起“乡愁”。既要关注硬件的提升,也要在文化传承方面用力,满足居民精神上的需求。

胡小武:实现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和集成性,首先在于把所有利益参与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表达和共识。第二,要把老旧小区改造本身当作一个基础设施更新和居住环境改造的一部分,尽量做到不返工,不进行二次改造,而是实现总体性的、整体性的、全面性的、一次性的改造成功。其三,更好地嵌入社会治理,该打破的打破,该提升的提升,努力形成一个更加宜居、更有活力的环境共同体。在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中,还要注意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任何一个小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地理、区位,要通过设计体现出不同城市的建筑风格和继承关系。要去塑造城市IP,注重创意空间的开拓和创意工具的表达。要面向未来,通过一些更有时尚感的设计和改造,形成新的城市特色,展现城市更新的文化理念。

社区参与需要组织,参与能力需要提高

记者:关于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共同缔造”是当之无愧的高频词。那么,怎样建立切实可行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王承慧:“共同缔造”,其实就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建设上的体现。具体来说,要充分聚焦人的需求,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把握人的需求呢?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例,除了加强规划建设的科学性,还要创新机制,通过社区参与凸显出需求。社区参与,并不是简简单单开几次居民会、或者面上征集一下居民意见。如果想要提高参与的广度和有效性,必须有制度体系支持,需要正式的议事程序。江苏的宜居社区规划建设项目,就有构建社区议事会的案例,既有社区居民代表,又调动社区关联单位和社会力量支持,取得较好效果。议事程序,也需要在项目前期就正式发布并在社区广泛宣传,这样居民就可以安排好时间出席关键的环节并发表意见,如果不出席,那么就是自动放弃发言机会。此外,社区参与是需要组织的,组织方要具备组织参与的能力。当然,居民的参与知识和能力也需要提高,业主委员会的能力也需要提高,政府应该构建长期社区参与培育平台,这件事情也可以委托社会组织来做。

何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极为关键,事关这项工作的最终成色与效果。作为一个原则的“共建共治共享”是抽象的,只有当它成为落实到实践中的具体行动才是可知可感的。然而,也正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这一过程,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行为,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首先,要想做好“共建共治共享”,首先必须要有“共商”的意识。大家的事情,让大家商量起来办。如果商量不充分或者不到位就急于推动、强行推动,效果恐怕很难尽如人意。商量的过程,就是汇聚人心的过程,一旦人心汇聚起来了,那么“共建共治共享”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

老旧小区改造是高度特殊化、个性化的,几乎每个小区都有自身的历史与故事。主城区的老旧小区前身大多是单位房、房改房。经过20余年的市场化洗牌,除了居住群体已经高度异质化外,现在的产权关系、管理主体等方面也高度异质化。要在各设区市老旧小区改造原则性框架之下,推动“一区一策”“一区一议”的改造方案。具体来说,对于封闭性老旧小区,要充分调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更为细致、缜密的“共商”基础之上,凝聚出各方对小区改造的共识,形成一个为各方接受的“共建”工作方案,最终形成旧貌换新颜的美丽宜居“共享”格局。对于半封闭、开放式、单体化老旧小区或建筑物,要发挥政府的牵头整合作用,按照城市的地理与历史纹理,对临近片区进行集中整治。与此同时,老旧小区面广量大,全面系统深度改造需要大量的经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民生重大难点问题,需要更为大胆的政策性创新。

本报记者 颜云霞 陈立民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王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