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人文周刊 > 新潮 > 最新推荐 > 正文
书法和音乐
2018-04-13 09:26:00  来源:理论之光

  很多人谈论过书法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这可能跟不同的人对这两门艺术的理解程度有关。

  我的职业是书法工作者,我感到幸运的是,最大的爱好竟然成为我的职业。书法之外,我也爱好音乐,我发现,二者有很多共同点,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门类之间有相通之处吧。

  小学二年级时,我在路边摊位上买了一管笛子,无师自通,能够吹奏很多乐曲,那时候流行《十五的月亮》,六一儿童节我登台吹奏这首曲子,自己觉得很流畅。如今,我家里还蓄有一张古琴,一张古筝,写字读书累了,轻抚琴弦,或清越或沉郁的乐音,令精神顿时为之一爽。

  我临池学书,最长情的伴侣就是音乐。写不同的书体,听的音乐自然不一样。写篆书、隶书、楷书和小行书时,我通常听中国古典音乐,比如《阳关三叠》《平沙落雁》等。中国古典音乐中,多数经典作品的最大特征是一个“静”字。琵琶、古筝、古琴、箫、埙等乐器演奏的音乐,似从远古的空中传来,旷远、寂寥,带着黄昏田野或山林中难以名状的颜色,又蕴含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温情和温暖,节奏往往是舒缓的,有很多动人的细节,最适合在写小楷和小行书时听。因为小楷和小行书对用笔的精到要求很高,跟音乐一样,尤其讲究细节的处理,这样才能在方寸之中见出空灵、恬静、宽绰的意境,这一直是我在小楷和小行书创作中追求的境界。

  可能有人会问,创作时需要全神贯注,音乐不会成为干扰吗?我觉得不会。那些音乐是我所熟稔的,就像相识多年的故人,我熟悉每一个细节,音乐不仅不会干扰我,反而赋予我一种力量。有时候,我的书写就是合着这些音乐的节奏展开,这样的创作状态最令我享受。

  林散之先生说过,“写草书要留得住笔”,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握好节奏,懂得起承转合。我常听的《春江花月夜》,就有完整的起承转合:开始繁密错落,潮水一般涌来,逐渐低徊婉转,再到笙箫寂寥、旷远无边,最后突然华丽,却夹杂着无以言说的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一气呵成,一气贯注,一路高低起伏,一路欢欣悲凉,络绎而来,绵绵不绝,契合书法能放能收的节奏。我在行草书创作时就感受到这样的节奏,这样的音乐对我提高书法创作水平很有帮助。

  我喜欢静,也喜欢动,追求的书法面貌也呈多样化,含蓄古拙的,秀美空灵的,浪漫奔放的,都有。近年来,我把狂草作为主攻方向。草书最需要激情,狂草尤甚。促使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激情澎湃的音乐作品。这个曲子,我不知听过多少遍,每次听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带给我的激情是一样的。此外,肖邦的音乐既有忿懑与激情,也有委婉和轻柔,还有催人泪下的一面,跟我追求的书法的理想境界是一样的;而莫扎特的音乐则更多地让我积极向上、乐观处事。

  聆听这些音乐大师的作品,我越来越感觉到,任何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全身心投入、饱含激情才能产生的。如果没有激情,书家就会沦为简单展示技巧的写字机器。比如狂草,很难想象一个不动感情的人能把狂草写好。明代大书家徐渭的狂草之所以震撼人心、激动人心,就因为他具有多方面的杰出才华,而其人生遭际决定他只能把所有的力量投入到创作中,胸中的忿懑和块垒,借艺术创作而舒缓、消减。每次看他的书法作品,我都会想到那些激情四溢的音乐,比如贝多芬的《命运》,比如肖邦暴雨般开头的《B小调第一谐谑曲》。

  当我铺开丈二或八尺大纸,当音乐响起,我都有一种独立苍茫的感觉,那一刻,创作的激情喷薄欲出。和着激越苍凉的音乐节奏,这时的狂草书写是多么酣畅淋漓啊。我追求的狂草意境是大气的境界、浑厚的线条,一泻千里又节奏感极强、气势连绵的气象,能够让人一眼看出创作者倾注的激情。我的性格中本就有雄强、豪迈的因素,狂草让我找到了呈现这种性格的载体,音乐给了我力量。至于我能不能到达理想的境界,路还远,我将继续跋涉。

来源:理论之光   作者:徐 燕   编辑:王逸男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