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江苏聚焦 > 理论中心组学习 > 2020年第4期 > 正文
【学习参考】深入理解世界百年大变局 紧紧抓住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2020-05-08 17:44:00  作者:罗建波  来源:理论之光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在经历深度的历史性调整。中国发展有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与世界关系也正在经历显著的历史性变化。基于对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历史方位的深刻把握和准确研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作出重大判断,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理解世界大变局的深刻内涵和发展趋势,深刻把握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大发展之间的历史性交汇,有助于我们更好运筹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更好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而全面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世界百年大变局的基本内涵所谓世界百年大变局,就是世界体系在历史延续基础上发生的带有长期性、趋向性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信息化带来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一大批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群体性崛起,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更趋多元,世界体— 10 —系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与此同时,大国战略博弈显著加剧,各种政治思潮的竞争显著增强,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多。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一)社会信息化深刻改变世界面貌。21世纪以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为技术突破口的社会信息化进入全新阶段。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紧紧抓住此轮新技术革命的历史契机,通过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前瞻性布局进而极大实现了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在一些重要领域首次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国家发展的同一起跑线上,首次获得了与发达国家同场竞技的机会,首次创造出了比发达国家更高的财富增长,这是当前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群体性崛起的重要技术性和物质性基础。伴随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格局、人类文明以及全球治理都出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结构性变化。与此同时,社会信息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同样深远,它改变了发达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态。经济虚拟化和高技术的高门槛限定,使得普通民众越来越难以从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普遍受益,由此激发了严重民粹主义情绪,发达国家内部社会的裂痕越来越难以弥补,预示着自二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精英治理模式的显著式微。2016年美国中产阶级的比重首次跌到50%以下,长期引以为傲的保持社会稳定的“橄榄型社会”难以为继,由此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的普及,在消除普通民众与政治权力之间距离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政治组织、动员和参与的成本,以街头政治、社区政治为代表的民粹主义运动蓬勃而起。西方发达国家来自国内的挑战开始超过来自外部的挑战,成为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隐患,所谓稳定的西方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世界不稳定的一个根源。新兴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蓬勃崛起和发达国家的内部社会分裂,在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极发展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地理大发现以及历次科技革命都直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21世纪以来,社会信息化的日新月异,现代交通物流技术的大发展,以及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和重组,极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发展,日益形成一种商品大流通、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资本大重组、技术大发展、人员大流动、信息大传播的全新局面。在这个历史性进程的长期作用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更充分的发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构建实现了联动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和释放,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随着物质条件的发展,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世界面临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更复杂,人类社会日益形成一个休戚— 12 —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同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也正在经历历史性重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和产业合作,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新生力量。部分西方大国鉴于自身在全球化进程中相对获益有所减少,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明显抬头,逆全球化态势明显上升。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同时,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竞争也在显著加剧。但是,着眼世界中长期发展趋向,世界性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的基本态势不会根本改变,各国各地区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基本态势不会根本改变,人类社会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强烈愿望不会根本改变,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的基本态势自然也不会根本改变。

(三)世界多极化加速深刻演变。自近代西欧工业革命以来,西欧乃至后来更大程度上的大西方一直主导着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当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比重已接近40%,到2035年有望达到60%。尤其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积极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契机,以及不断加强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前瞻布局,在部分领域显著提升了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说19世纪末因美国崛起而导致世界经济重心由西欧向北美转向,算是一次世界经济地理大变局的话,那么这次大变局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涉及人口之多、世界意义之大前所未有。世界经济格局的历史性变化必然带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历史性调整,大国力量对比更趋均衡,冷战期间美苏“两超对峙”的二元格局以及冷战结束初期美国“一超独大”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回顾历史,国际格局的非西方化和多极化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明显,近代以来持续五百年的“中心—边缘”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格局演变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伴随国际格局的显著变化,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显著加剧,大国关系由此变得更趋复杂。世界主要战略力量纷纷重新厘定自身定位、资源条件、内外战略,力求更好因应变局,维护利益、确保安全,在日益显现的多极格局中抢占比较有利的国际地位。大国的战略取向和政策推进普遍呈现强调自主、推陈出新、强势进取的特点,大国关系的合作面有所下降,竞争面显著上升。部分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经济主导地位,势必会通过内外政策调整延续已有的发展优势,甚至不惜对新兴国家采取防范、遏制甚至刻意打压。特朗普政府高举“美国优先”的口号,对内重振美国工业实力,对外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其目的正在于维护并筑牢美国在世界的强势地位。

(四)文明多样化呈现全新态势。自近代以来的相当长时期里,世界范围的知识流动总体上呈现出从北方向南方扩散、从西方向东方渗透。21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国家开始成为知识、技术、信息的生产源和传播源,在方兴未艾的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中不断崭露头角,同时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14 —不断发展完善和一些转轨国家在制度上的不断探索,世界范围的思想、观念、制度、模式也呈现出日益多元的格局。曾几何时,发展中国家要学习借鉴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经验,要么去伦敦、巴黎,要么去华盛顿、纽约,而如今,众多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继续借鉴发达国家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开始了更大规模的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以及不断推进彼此间的发展合作与知识交流,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文明的多元共存和交流互鉴已成大势所趋。但也要看到,西方文明在世界仍居于主导地位,西方大国在规则、观念和价值观领域仍享有非西方世界无法企及的话语霸权。长期以来,西方基于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实力和自信,将发展模式的特殊性上升为普遍性,将民族性等同于世界性,将地域性放大为全球性,进而建立起唯我独尊的话语霸权,这一局面的改变仍需要时日。

(五)全球治理公正合理化继续深入发展。伴随世界经济和国际权力格局的演变,长期以来以发达国家“治人”、发展中国家“治于人”的全球治理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向。一是全球治理主体更加多元,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领域开始承担更大的责任、表达更多的声音;二是全球治理议题更加复杂,不仅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难民移民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以天空、网络、深海、极地、生物为代表的“新边疆”“高边疆”问题大量涌现,需要国际社会予以共同关注和应对;三是全球治理规则和理念加速演变,特别是中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及长期以来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大话语权的不懈努力,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积极效应;四是全球治理平台更加丰富,G20、金砖国家组织以及一大批区域和跨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且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影响,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领域的全球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当今世界仍面临发赤字、和平赤字和治理赤字的现实。一是部分西方大国的全球治理“意愿缺失”或“能力不足”,难以拿出有效的治理方案,而美国大搞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更是直接损害了全球治理的有效性。二是全球治理体系和规则仍有待完善,如何提高 G20的效率、如何推动联合国及全球经济治理三大机构的改革,以及如何创设新的更具代表性和合法性的全球治理平台,都是世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二、世界百年大变局的主要特征深入分析世界百年大变局的基本内涵与主要表现,可以总结出大变局的五点特征:

(一)世界大变局体现了认识世界大势的一种全球维度的大历史视野。把脉世界发展潮流,需要有世界维度的大历史视野。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不确定性显著增多的背景下,要清醒把脉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世界发展大势,更需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和大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我们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冷静观察,善于把脉人类历史发展大势,善于发现世界演变规律,善于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把握整体、全局和质,也需要把中国自身发展置于国际体系变迁大势之中,善于认识中国的历史方位和世界作用,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赢得战略主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出,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担当对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在当前复杂变化的时代具有举旗定向的重要意义。

(二)世界大变局的本质在于世界秩序的历史演进。现行的世界秩序虽然总体上有效,但其不公正、不合理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个世界秩序主要由西方大国创建,在很大程度体现了西方国家的价值理念和利益诉求。随着世界多极化和非西方化的显著提速,以及世界文明多样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秩序也正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深感不适。美国试图通过对外战略的重新布局,促使世界秩序继续朝着有利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方向发展,继续维护和巩固美国的“制度霸权”。世界秩序能否更加公平公正地发展,关乎各国的共同福祉,关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关乎人类对更加美好世界的追求。虽然世界秩序的根本性改变尚需时日,但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治理格局和人类文明发展格局所呈现出的积极变化趋向,预示着人类社会发展必将更加公正、更加均衡、更加多元。

(三)世界大变局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和制度创新。近代以来,人类历史相继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相继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由此带来了世界经济的飞跃性发展以及国际权力格局的重塑。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太空技术、生物技术、量子科技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全面酝酿,由此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显著变化。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相伴随的是,人类社会在思想和制度层面的创新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解放。当今时代,各主要国家纷纷以科技发展和制度创新为依托,以重塑国际规则为手段,推动国际力量对比和世界秩序不断演变和调整。

(四)世界大变局是一个和平渐进过程。正如一战和二战所展现的那样,世界格局的变化大多伴随血雨腥风甚至是惨烈战争,世界秩序的解体和重构也多是在短期内完成的。尽管也面临着各种对抗冲突,但与过去不同的是,当前世界大变局总体呈现和平、渐进的过程。在世界分工高度发达、各国相互联系空前紧密的时代,新兴大国不会选择走传统大国争霸世界的老路,而是致力于以和平、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以全面参与全球化寻求与世界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以建设性的方式推动既有世界秩序的改革、发展和完善。

(五)中国是世界大变局中的重要力量。观察中国与世界— 18 —关系,既要有“由外向内”的视角,看到世界大变局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要有“内外并举”的视角,看到中国自身发展本身就是推动世界秩序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从根本上决定中国外部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大国,中国发展是推动世界非西方化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尤其是过去7年多来的积极努力,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国综合国力发之快、世界影响之大百年未有,中国的世界贡献和大国担当也百年未有,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全面自信百年未有。回望100多年前,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遇不公正的待遇,中国作为战胜国却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而如今,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稳步推进,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有着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大发展的历史性交汇,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背景。中国的民族复兴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辅相成的。

曾几何时,西方的理论家高喊“历史终结”论,欢呼资本主义就此一统天下,而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启发性、中国理论的先进性、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中国文化的可亲性更加突出。正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历经500年的演进,特别是十月革命后的曲折兴衰,尤其是苏东剧变后的低谷之后,又出现新的生机活力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