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江苏聚焦 > 理论中心组学习 > 2020年第1期 > 正文
【学习参考】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
2020-05-08 17:02:00  作者:习近平  来源:理论之光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是一篇对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原理进行高度概括的经典性文章,也是马克思首次从经济和哲学相结合的高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出的精辟阐述。文章中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一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改造世界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思想武

器。当然,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特别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原理不可能阐述得尽善尽美,我们当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正在对此进行补充和完善。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重新学习和正确把握《序言》的深刻内涵,无论是对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还是对于进一步健全

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序言》中阐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859年1月,马克思经过15年的研究和探索,写出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初步创立的经济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在为这部经济巨著出版所写的序言中,马克思对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总的结果”——被政治经济学理论所证明和揭示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进行了高度概括,并第一次将那些与科学论证的血肉躯体有机结合起来的原理“骨骼”,以近乎于医学人类教学模型的简明直观形式,展示在无产阶级和整个社会的面前。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主体性、客观性原理。马克思在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之后,认为一切社会生产都是构成社会主体的人的活动,“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就深刻阐明了生产关系是由人的社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生产力也是由人为中心的生产基本要素所产生的能够以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客观实在,二者均具有主体性和客观性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正是通过首先揭示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主体性和客观性本质,为自己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的原理。马克思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行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来了”。这就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必然要导致社会革命,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

3、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原理。马克思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置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后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生产关系,是以与物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为前提的,因此,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中,自然也要包括与生产力所发生的必然联系。这就不仅深刻揭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与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社会上层建筑之间存在内在必然联系,而且还明确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为下一步揭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科学原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马克思首先从人类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政治生产、精神生活的关系入手,证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联系,他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是因为,“不是人们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以这一认识为基础,马克思又进一步阐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必然会引起经济基础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由于马克思深刻阐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并将之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一起,贯穿于他所创立的理论体系之中,使之成为连他的敌人都无法驳倒的科学理论。

5、生产关系消亡与产生条件的原理。马克思在考察了有史以来各个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的演进情况后得出结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从这一结论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力图对新旧生产关系变更交替的条件与时机,从理论上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和界定。

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终将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的原理。马克思研究生产关系不是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那样,只从经济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而是将之置于阶级斗争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宏观分析和微观解剖,由此而认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种生产关系除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外,其余都是对抗性的,其中,“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在这里,马克思已经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性结论蕴涵其中,从而不仅从哲学方面,而且也从政治经济学方面,为资本主义社会敲响了丧钟。

二、《序言》原理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序言》中高度概括的科学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时隔近一个半世纪,仍然对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根本动因的原理,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马克思在《序

言》中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形态,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的生产关系虽然解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但这只是就所有制而言。由于生产关系中还包含有经济管理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可能一经建立就可以无限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例如,前苏联和我国所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都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又都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能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初就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生产关系,也要有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例如,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就经历过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不断探索的发展过程。这些情况都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确立之后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对于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由此可见,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社会主义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对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因素进行改革。只有牢牢把握住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进行生产关系改革这两个中心环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和快速发展。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规定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采取积极、稳妥、渐进的方针。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从经济体制开始的,这是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要求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引起上层建筑发生相应变化,例如,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公开性和竞争性,要求上层建筑必须加强民主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又要求上层建筑必须加强法制建设等等。但是,由于上层建筑的变革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所引起的,而上层建筑的变革通常又需要从经济基础的变更中寻找答案,这就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革总是滞后于经济基础变化的。从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来看,尽管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在总体上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断探索之中,此时若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不可能找到一个明确的方案,也不可能有准确的时间表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这种现状,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采取积极、稳妥、渐进的方针,凡是条件成熟的,诸如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换和加强法制建设等等,都必须及时展开和尽快完成;凡是条件不成熟的,则要积极创造条件,待时机成熟了再进行。总之,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切不可操之过急。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在于此,前苏联改革失败的教训也在于此。第三,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原理,提供了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中的深层次问题的“钥匙”。社会主义改革作为一项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亘古未有的崭新事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和如何实现有机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该如何协调?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如何处理?社会腐败现象如何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等等。由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改革和建设中的这些问题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认识。那么,如何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呢?通过对以上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均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马克思《序言》中作出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结论,明确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及其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必然联系,为我们解答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了“钥匙”。这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疑难问题,只有深入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中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第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主体性、客观性原理,要求在改革和建设中必须使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作用同时得到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认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都是推动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两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构成了既互相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主体性、客体性的原理就是这一矛盾关系的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一些人出现了重视物质生产和物质利益,忽视人的素质提高和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倾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为扭转这一偏向,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方面要通过实行“两个转变”,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等措施,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生产关系得到不断调整和改善;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理顺发展思路,选择正确发展战略,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两个转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进入新的层次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主客观环境,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三、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对《序言》原理的突破与创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经过18年的艰难探索,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对《序言》中所揭示的一些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和创新。一是对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原理的认识有了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生产力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时,虽然始终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在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时,重点是放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通过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高度总结,深刻认识到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并不等于社会生产力必然要随之而发展,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只有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去迅速发展生产力,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使社会主义能够在全球范围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中战胜资本主义。邓小平同志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生产力革命是根本的革命”的论断。这就将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主导性位置,要求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后在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去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即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不是单纯地为了适应而适应,而是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去适应,从而赋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以新的更深刻的含义。

(2)对生产力内在构成与发展重点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尽快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大力提高科学技术和劳动资料的水平,不断开发和拓展资源、产品等劳动对象,才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出的巨大作用进行深入考察之后,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既是对世界生产力发展史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原理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3)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在结构与变化的认识有了新突破。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关系时主要是从所有制形式的角度去进行研究的,与生产力的适应与不适应,也是从这方面来阐述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涵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既包含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制度,也包括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在所有制不变革的情况下,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样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僵化落后的经济体制同样能够束缚和窒息生产力。同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同任何社会的生产关系一样,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不断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具体形式。基于这一认识,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对马克思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原理的一个重大突破。

二是在社会革命内涵的认识上有创新。

马克思在《序言》中所论述的由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是指社会形态的改变,也即一种社会基本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对社会革命的内涵有了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指出:“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光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从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范围来看,除了阶级斗争和生产力革命之外,还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文艺、文化、思想的革命,也都属于社会革命范畴。这就使社会革命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而是包含各种社会重大变革诸如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思想革命、文化和文艺革命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赋予社会革命以新的含义。

三是对生产关系消亡与产生条件的原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一定创新。

中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社会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这种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建立起来的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关系,按理说应具有十分广阔的生产力容量。然而现实却是当社会主义仍处在初级阶段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开始束缚和将要窒息生产力的发展,只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生产关系才开始发生深刻变化,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新的生产关系在社会生产力未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是可以出现的,而且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一旦出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身也有一个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旧的社会形态在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虽然不会灭亡,但就某一与生产力发展不相应的具体生产关系来说,是必然要被淘汰、被取代的。这就使马克思在《序言》中概括的“旧的社会形态在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不会灭亡,而新的生产关系在社会生产力未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不会出现”的原理得到了创新和完善。

四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终将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的原理,有了更为深刻的新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必然要被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矛盾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但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究竟是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马克思的设想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社会对抗的物质条件,不断成长壮大的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阶级斗争的暴力行动,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途径和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既可以通过内部途径自我取代,例如俄国和中国等国的革命;也可以通过外部力量的介入帮助建立,例如“二战”时苏联将东欧诸国从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帮助他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既可以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可以采取和平手段来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例如在当代社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多是通过长期和平竞争,通过创始出比资本主义更多更高的社会生产力,来战胜和逐步淘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这些新变化、新知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所创立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四、运用《序言》原理指导改革开放实践应注意正确处

理的几个关系马克思在《序言》中高度概括的有关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一系列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形势在发展,社会在前进,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序言》的原理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时,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改革生产关系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过去,我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但对彼此之间的互相贯通关系却认识不足。事实上,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从内部影响对方的互相贯通关系。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所有制的构成中并不仅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劳动力、劳动资料等生产力都要受到一定的所有制形式的占有和支配,这就同样存在一个生产力的所有制问题;从生产力方面来看,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中,自然包括研究、协调人与人的社会生产关系的领导和管理科学,从这一意义上讲,生产关系的科学化也是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不仅体现在二者的外部,而且也发生于双方的内部,只从一个方面去考察研究是不全面的。

改革开放以来对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争论,诸如“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和市场经济有没有姓“社”姓“资”的区别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均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认识不够全面有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领会和把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原理的辩证关系,并善于正确运用这一原理去指导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具体地说,就是既要始终坚持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来抓,又要着力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同时,还要善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部去互相影响、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从而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其次,要正确处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关系。党的十四大决定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理论界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曾有过争论,有的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有的则认为是建立社会主义基础上市场经济,还有认为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等等。以上这些观点虽然在内涵上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这一问题所涉及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是生产关系内在结构的一次深刻变革。既然如此,就必须深入到生产关系的内部结构中去观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在这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公有制,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离开公有制,生产关系就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了,市场经济体制则不具有阶级属性,只是一种符合经济运行规律,能够比计划经济体制更好地解放社会生产力,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越性的经济管理手段。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同构成要素,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党的十四大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把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新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市场经济体制毕竟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其中必然会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相适应的因素,例如,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排他性,就与社会主义公制所提倡的无私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相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建设、发展市场经济的关系,既不能抱残守缺,把市场经济看作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相容的资本主义东西,也不能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忘在脑后,去单纯发展市场经济,而是要扬长避短地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有机地溶合起来,使之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方面发挥出巨大的合力作用。再次,要正确处理转变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

实行“两个转变”,从其涉及的内容上讲,反映了转变经济管理体制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启后承前、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即转变经济管理体制能够为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清除制度和运行机制上的障碍,而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又能够为转变经济管理体制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内部环境,从而使新旧体制的转换进一步加快;从本质上看,转变经济体制是要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是要转变生产力的发展方式,二者实质上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所以,要切实按照五中全会的要求加速实现“两个转变”,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两个转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两个转变”一起抓,既不顾此失彼,用一个“转变”去取代另一个“转变”,也不能厚此薄彼,用一个“转变”去统领另一个“转变”,而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使之相互推动、全面发展。最后,要正确处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之间的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学习运用《序言》原理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时,必须处理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两个文明建设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例如,有的人认为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好了,精神文明的水平也自然提高了;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虚”的,是软指标,经济建设则是实实在在的必须完成的硬指标,领导工作要求“实效”,不能练“虚功”;还有的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对立起来,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抓得太紧会影响经济建设,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代价,换取经济建设的一时发展,致使社会道德在某些方面出现“滑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封建迷信等腐朽思想不断滋长蔓延,解放后已经绝迹的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又死灰复燃。要解决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与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的统一目标。同时,还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到“两翼齐飞”、“双轮共转”,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选自《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7年第1期,作者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