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2020新版 > 学习新思想 > 乡村振兴 > 正文
接力托举乡村孩子的未来
2022-07-12 07:59:00  作者:杨 丽  来源:新华日报

2012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生袁辉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扎根鄂西山区支教。他住学校公寓、择菜下厨,将为数不多的收入用在孩子身上,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山区孩子命运。10年来,袁辉有不少机会离开大山或拿到正式教师编制,但他都拒绝了。他说:“孩子的未来就是最大的意义。”近日,袁辉的支教故事,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引发网友关注。

青春种子播撒的地点,决定着人生方向和生命意义。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勉励青年。乡村的三尺讲台,事关农村孩子的命运。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选择是袁辉甘于奉献的担当。“10年时间,有不少学生走出大山,进入一流大学求学”,这是对他最好的肯定和回报。他帮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也找到自己“被需要”的人生价值。这个崭新时代不会辜负用心默默耕耘者。

遇见一个好教师,是学生一生的幸运。好的教育能改变孩子的思想认知。定制“爬树之王”小金人奖杯,让孩子提高学习积极性;跋涉十几公里山路、每周义务送课上门两三次……正如他所言,“乡村教育应该有自己的倔强与特质,应立足于泥土和草木”,袁辉始终把帮助山里孩子们“活得自信、学得快乐、健康成长”作为努力的方向。秉持这样的理念,10年默默付出,用心里的火点亮梦想的灯,这份坚守弥足珍贵。

一个人的力量微薄,但一个人能带动一群人。青春接力,聚萤成光。不管是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来到巴东接续支教、扶贫助困,还是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等“用一年青春,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乡村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如点点烛光,为农村孩子点亮梦想。他们用奋斗与坚守,为乡村播下希望,为乡村教育注入向上的力量。

乡村教育是滋润乡村孩子的春雨,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教育的灵魂。一定程度上说,善待乡村教师,就是善待乡村教育。我们不能只赞美乡村教师的奉献,更需要重视他们的基本需求,了解他们的现实处境,在工作待遇、激励机制、发展途径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切实解决乡村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职业获得感,才能让更多的年轻教师“下得去”且“留得住”,让更多的“袁辉”全心投入到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各项工作中去。时间为证,这一粒粒播撒到乡间的青春种子,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接力托举起乡村孩子的未来。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